1 / 10
文档名称:

山大物化实验粘度.docx

格式:docx   大小:6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山大物化实验粘度.docx

上传人:pppccc8 2019/8/2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山大物化实验粘度.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山大物化实验粘度实验三十黏度的测定和应用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实验冃的】了解黏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学握用乌氏(Ubbelohde)黏度计测定高聚物溶液黏度的原理与方法。测定聚丙烯酰胺或聚乙烯醇的摩尔质量。【实验原理】高聚物摩尔质量不仅反映了高聚物分子的大小,而且直接关系到它的物理性能,是个重要的基本参数。与一般的无机物或低分子的有机物不同,高聚物多是摩尔质量大小不同的人分子混合物,所以通常所测高聚物摩尔质量是一个统计平均值。测定高聚摩尔质量的方法很多,而不同方法所得平均摩尔质量也冇所不同。比较起来,黏度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并有很好的实验精度,是常用的方法之一。用该法求得的摩尔质量成为粘均摩尔质量。黏度法测高聚物溶液摩尔质量时,常用名词的物理意义,如表2-30-1所示:表2-30-1常用名词的物理意义高聚物稀溶液的黏度是它在流动时内摩擦力大小的反映,这种流动过程中的内摩擦主要有:纯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记作no;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以及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这三种内摩擦的总和称为高聚物溶液的黏度,记作几。实践证明,在相同温度下n<style='font・size:;font・family:宋体'>>n0,为了比较这两种黏度,引入增比黏度的概念,以Hsp表示:nsp=(n—no)/no=n/no—1=nr—1⑸式中,nr称为相对黏度,反映的仍是整个溶液的黏度行为,而nsp则是扣除了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以后仅仅是纯溶剂与高聚物分子间以及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Z和。高聚物溶液的nsp往往随质量浓度c的增加而增加。为了便于比较,定义单位浓度的增比黏度nsp/c为比浓黏度,定义Innr/c为比浓对数黏度。当洛液无限稀释时,高聚物分子彼此相隔甚远,它们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此时比浓黏度趋近于一个极限值,即:(6)式中[I]]主要反映了无限稀释溶液中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作用,称为特性黏度,可以作为高聚物摩尔质量的度量。由于HSP与均是无因次量,所以[n]的单位是浓度c单位的倒数。[n]的值取决于溶剂的性质及高聚物分子的大小和形态,可通过实验求得。因为根据实验,在足够稀的高聚物溶液中有如下经验公式:(7)(8)式中,k和B分别称为Huggins和Kramer常数,这是两个直线方程,因此我们获得[A]的方法如图2・30・2所示:一种方法是以HSP/C对C作图,外推到C—0的截距值;另一种是以Innr/C对C作图,也外推到C-0的截距值,两条线应会合于一点,这也可校核实验的可靠性。图2<-30<-2外推法求[H]在一定温度和溶剂条件下,特性黏度[n]和高聚物摩尔质量MZ间的关系通常用带有两个参数的Mark-Houwink经验方程式来表示:(9)式中M为粘均分子量;K为比例常数;Q是与分子形状有关的经验参数。K和Q值与温度、聚合物、溶剂性质冇关,也和分子量大小有关。K值受温度的影响较明显,而a值主要取决于高分子线团在某温度下,某溶剂中舒展的程度,-1之间。K与a的数值可通过其它绝对方法确定,例如渗透压法、光散射法等,从黏度法只能测定得[口。由上述可以看出高聚物摩尔质量的测定最后归结为特性黏度[2的测定。本实验采用毛细管法测定黏度,通过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流经一定长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