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论语》带给我们的——读《论语》有感.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语》带给我们的——读《论语》有感.doc

上传人:drp539607 2019/8/3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语》带给我们的——读《论语》有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丹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这些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后来就成了《论语》。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为什么《论语》会被誉为治国之本,成为世代相传的经典呢?在我看来,正是《论语》的思想精髓——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从而让人的力量变得无比强大。时至今日,我们也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便是古圣先贤带给我们现代人的启发。那么,《论语》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呢?“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论语·学而》中说,子贡曾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假如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傲气凌人。这怎么样?孔子说,这很不错。但还不够。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叫做“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跟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这是多高的骄傲啊!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又是子贡,问了孔子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他说:“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您能告诉我一个字,使我可以终身实践,并且永久收益吗?孔子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如果有这么个字,那大概就是“恕”字吧。什么叫“恕”呢?孔子又加了八个字的解释,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个儿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人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有时候学一个字两个字,就够用一辈子了。这才是真正的圣人,他不会让你记住那么多,有时候记住一个字就够了。孔子的学生曾子也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说我老师这一辈子学问的精华,就是“忠恕”这两个字了。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拓展一点说,“恕”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但是,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而我们还是老在那儿想,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它呢?然后就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伤害。佛家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又不敢问。这样又走了二十里路,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老和尚说,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还没放下?这个故事的道理其实和孔夫子教给大家的一样,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然而,《论语·阳货》中宰我与孔子对守丧期长度的一番讨论却引起了我的深思。难道对父母的爱和孝真的要有那么多的礼教“束缚”吗?如果我们平时就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