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名词解释>成纤维细胞:P17是疏松结缔组织中的主要细胞成分。其核大,核仁明显,胞质呈嗜碱性。能分泌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肌节:P43相邻两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是肌原纤维的结构单位和骨骼肌纤维收缩的基本功能单位。闰盘:P47心肌纤维呈分支短杆状,端端相连连接处有闰盘。突触:P55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部位。尼氏体:P52分布于核周细胞质及树突内,光镜下间许多粗面内质网及游离核糖体。其主要功能是合成结构蛋白和分泌蛋白。其可作为神经元功能状态的标志。网织红细胞:P34从骨髓进入血流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称网织红细胞。血睾屏障:P177生精小管和血液之间存在着血睾屏障,其组成包括间质的血管内皮及其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基膜和支持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紧密连接是构成血睾屏障的主要结构。嗜铬细胞:P109胞质嗜碱性,经铬盐处理标本,胞质内可见黄褐色的嗜铬颗粒,称嗜铬细胞。有肾上腺素细胞和去甲肾上腺细胞两类。赫令体:P114神经垂体内有些分泌颗粒在轴突沿途或在轴突终末聚集成团,构成光镜下均质状的嗜酸性小体,称赫令体。是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的储存场所。胃粘膜屏障:由表面粘液和柱状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构成,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的侵蚀和消化。小肠绒毛:P129由小肠上皮和固有层组成的呈指状、圆锥状或叶片状的突起。肝小叶:P143是肝的基本结构单位,呈多角棱柱形,肝小叶界限不清,中央有一条中央静脉纵贯小叶长轴。贮脂细胞:P147位于窦周隙内,又称肝星状细胞,常欠于两个相邻肝细胞的凹陷内。储脂细胞的脂滴内含有维生素A。门管区:P147肝的小叶间结缔组织较少,多集中于血管和胆管的周围,构成门管区。内含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此外还有小叶间淋巴管和神经。气血屏障:P158是肺泡腔内气体和血液内,气体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包括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和基膜,薄层结缔组织,连续型毛细血管的基膜及内皮。Ⅱ型肺泡细胞:P156又称颗粒肺泡细胞,散在分布于Ⅰ型肺泡细胞之间及其相邻的肺泡间隔结合处。其体积较小,呈立方形,表面稍突向肺泡腔。细胞核大而圆,胞质染色较浅淡,胞质中常见空泡。肾单位:P160位于皮质迷路和肾柱内,一端与肾小管相连。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滤过屏障:P165血液从入球微动脉流入血管球毛细血管时,由于压力较高,故血浆内的水和小分子物质透过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三层结构进入肾小囊腔,这三层结构称滤过膜,又称滤过屏障。生长卵泡:P186生长卵泡是卵巢的组织结构成分之一,分为:初级生长卵泡、次级生长卵泡两种。排卵:P188在月经周期第14天,垂体释放LH量急剧上升,促使成熟卵泡破裂,卵母细胞自卵巢排出,该过程称为排卵。胎盘:P225由胎儿的丛密绒毛膜和母体的底蜕膜共同组成,呈圆盘状结构。胎儿面光滑,母体面凹凸不平。其功能是物质交换,屏障保护,分泌激素。<问答题>一、被覆上皮共同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功能1、由密集排列的细胞和极少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2、上皮细胞有极性,分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3、上皮组织内无血管,含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4、相邻细胞间常形成特化的细胞连接结构。5、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等功能。二、各类白细胞的结构特点与功能1、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有特殊颗粒。功能:变形运动,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