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诗中的“江山”是指(),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举行了示威游行。这一运动是()·《纽约时报》报道称:“蒋介石将军,虽已失去自由,但中国政局仍为彼所操持,全世界闻讯之余,皆为之震惊。”报纸报道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的迁徙路线图(局部)。图中东北大学迁到北平的原因是(),日本有人评论说:“这使对中国不利而对日本有利的主要因素,一齐消失了。”这里的“主要因素”是指(),.【答案】B【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931年9月18日,非法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军队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炮轰沈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命令东北守军采取不抵抗政策,日军很快占领东三省。东北3000万人民,在日军的铁蹄下饱受奴役。因此,诗中的江山主要指的是东北地区。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2.【答案】D【解析】依据课本所学,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华北危机严重,严峻的形式使北平学生们痛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935年12月9日,中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游行示威。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D项符合题意;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A项不合题意;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发动的,B项不合题意;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内容“1936年,蒋介石将军,虽已失去自由”,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是指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扣押了蒋介石,逼蒋抗日,所以说蒋介石失去自由。故选B。4.【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有关知识的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题文材料反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