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4
文档名称:

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绿色建筑高层论坛论文集.doc

格式:doc   页数:10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绿色建筑高层论坛论文集.doc

上传人:追风少年 2014/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绿色建筑高层论坛论文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海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绿色建筑
高层论坛








序言
由《求是》杂志社政治部、《管理世界》杂志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环境保护局联合主办的“‘海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绿色建筑高层论坛”在国家部委领导、省内外专家学者、省直部门领导、企业家和周边省市相关部门领导和环保志愿者人士的积极支持参与下,于2008年11月16日在福建会堂国际厅隆重举行。
在本次高层论坛的论文征集过程中,我会会员积极响应,主动为生态文明建言献策,产出了众多高质量的论文作品,并入选“‘海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绿色建筑高层论坛”论文集。
为便于大家学习与思考,促进环境保护的深入开展,协会特将志愿者的论文予以集结制版,捧献给诸位。谨此,我们一并向论文作者与读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
      二OO八年十一月
目录
保护滨海生态屏障,维护福建生态安全—————————王华伟吴涛(4-11)
加强对住宅二次装修的监督管理保障安全,提倡节约—————潘亮(12-13)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敖华清(14-20)
强化领导,创新机制,推进福建生态文明建设————————关琰珠(21-25)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张鼎华李敏(26-33)
关于促进福建农村生态住宅发展的思考——————陈科灶郑棣健(34-42)
建筑节能探析————————————————————刘荣昌(43-51)
科学部署福建省水环境战略,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张玉珍陈祥华刘建刘怡靖(52-61)
以污染减排为抓手,服务“两个先行区”建设————————胡清华(62-67)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扎实推进“海西”新农村建设——林齐贷(68-74)
台湾环保见闻—————————————————————李良(75-78)
福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王金凤(79-90)
推动福建省绿色建筑发展,服务“两个先行区”建设—王慧慧王金凤(91-97)
福州市建筑业扬尘污染问题研究—————————————张会会(98-102)
保护滨海生态屏障,维护福建生态安全
王华伟吴涛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
【摘要】生态安全同国防安全、经济安全一样,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洋海啸、“卡特里那”飓风造成的巨大生态灾难,举世震惊,人们记忆犹新。福建滨海湿地是抵御台风、风暴潮,维护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亟待保护,本文拟通过对主要胁迫因子的分析,提出预警,确保滨海生态屏障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生态安全是指常态社会运行中的生态安全,是指各种各样的生态问题已经或可能对人们的现实生活造成破坏性影响的问题。从战略意义上来看,生态安全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一是防止由于生态环境的退化对经济基础构成威胁,主要指环境质量状况低劣和自然资源的减少和退化削弱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二是防止由于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短缺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特别是环境难民的大量产生,从而导致国家的动荡。
谈到福建国土资源结构,人们最爱引用的一句话就是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
”,应该说这是几千年的农耕经济在人们脑海中抹不去的印痕。但翻开福建的版图,我们可以看到福建除了有12万平方公里陆域方公里的海洋国土。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们应该重新认识这块我们过去没有常常挂在嘴边的国土,重新审视海洋国土以及滨海湿地和福建人民的生存关系。
2004年底的印度洋海啸举世震惊,短短几个小时夺走上百万人的生命;2005年8月29日“卡特里那”飓风造成美国新奥尔良灭顶之灾。大灾过后,人们沉重反思海啸和飓风给当地人民及其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发现造成这些重大灾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由于这些地区的沿海湿地生态系统被人类自身无情地毁坏,使自然生态系统抵御灾难的能力丧失贻尽。
在印度洋海啸中,象泰国拉廊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在广袤的红树林保护下,岸边房屋完好无损,居民生活没有受到大的影响,而与它相距仅70公里、没有红树林保护的地区,村庄、民宅被夷为平地,70%的居民遇难。在我省沿海地区也有过类似的教训。1959年8月23日,3号台风正面登陆厦门市,引发风暴潮,共计受淹农田41万公顷,沉船2610艘,冲毁海堤1713处,倒塌房屋1万7千多间,厦门市区进水深约1米以上,死亡583人,直接经济损失1572万元,但在离厦门不远的龙海市寮东村在8米高的红树林保护下,堤岸安然无恙,农田和村舍损失也很小。
这些教训告诉我们,虽然人类对海啸、台风等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