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若羌农民的红枣园精编版.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若羌农民的红枣园精编版.doc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19/8/17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若羌农民的红枣园精编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若羌农民的红枣园若羌农民的红枣园   天山网讯(通讯员俞言琳摄影报道)若羌县有栽培红枣的传统。在新农村建设中,若羌县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发展战略,以实现农民大幅度增收与绿洲生态改善为目标,在农田外围发展胡杨、沙枣,农田内部大面积发展红枣,精心打造中国最优干食红枣基地,经过7年不懈努力,2006年,全县红枣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产量5491吨,农民人均纯收入5400元,农民红枣收入已占年收入的53%,红枣已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若羌县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是世界同纬度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南路沙尘暴的策源地和必经之地。,蒸发量2902毫米,,。,县辖五乡三镇,共有耕地10万余亩,。2000年前,全县农业生产以粮食、棉花为主,农产品品种单一,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抵御风险能力极差,农民增收目标难以实现。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一直是国家最偏远的四类贫困地区之一。2001年,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在新疆的实施,若羌县委、县人民政府认为,若羌地域封闭,高温干燥,枣树很少有病虫害侵袭,极易实现无害化生产,走绿色无公害食品之路。经过深入调研与科学论证,确定走以红枣林果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建设中国最优干食红枣基地。并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亲自挂帅,县四套班子领导为副组长,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等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红枣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县直部门包村、科技人员分片承包责任制和乡镇党政领导一把手负责制,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共同推动红枣产业发展。组织制定了《若羌县红枣产业发展纲要》,明确了红枣产业发展目标、思路、种植模式和具体措施等,确定2008年达到8万亩(800万株)力争突破10万亩(1000万株)的奋斗目标。同时,多方筹措资金120万元设立了红枣产业发展基金,进一步完善了激励机制,激发了群众发展红枣的积极性。    红枣产业化发展方向确定后,县委、县政府各族干部深入农村,来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引导农民算好经济帐,将红枣产业巨大经济效益与传统产业进行对比,使农民在实际利益中看到发展红枣产业的美好前景,激发了农民种植红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宣传栏、标语、简报等形式,深入宣传红枣产业发展优势和红枣在若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不可替代性。宣传、文体、各乡村文艺演出队还编排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节目下乡说红枣、唱红枣、演红枣,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讲红枣、人人懂红枣”的喜人局面,为红枣产业的深入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注重典型引路,积极发掘红枣种植先进典型。红枣产业发展之初,大部分农民对种植红枣有顾虑和抵触情绪,县上组织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包村包户帮助农民栽种枣树,但常常是春季栽了,秋天不见了。一问,却说“这个嘛没有办法,犁地犁掉了10棵,割麦子割掉了10棵,毛驴子啃掉了10棵,就没了”。随着红枣收入日益增长,农民思想转变了,农民种植红枣的积极高潮了,如铁干里克乡果勒吾斯塘村63岁的陈玉元老人,2005年9月份,将自家年收入万余元的5亩蟠桃树砍掉种上了枣树。铁干里克乡布拉克村被誉为“红枣大王”的郭凯,现在也60多岁了,1986年开始种植红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