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 狭义货币,通常由现金和活期存款组成。这里的现金是指流通中的通货。活期存款,在国外是指全部的活期存款,在我国只包括支票类和信用类活期存款。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的代表,是各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2) 广义货币,通常由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这里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是指那些人们接受程度较高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执行货币某些职能的信用工具,如商业票据、可转让存单、国库券、金融债券、保险单、契约等。广义货币扩大了货币的范围,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对于研究货币流通整体状况和对未来货币流通的预测都有独特作用。(3) 准货币,也称亚货币。一般将广义货币口径中除狭义货币以外的部分称为准货币或亚货币。包括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这里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是指那些人们接受程度较高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执行货币某些职能的信用工具,如商业票据、可转让存单、国库券、金融债券、保险单、契约等。准货币本身虽非真正的货币,但由于它们在经过一定的手续后,能比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所以,也称为近似货币。?货币可以划分为儿个层次?答:(1)货币的层次划分,是指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对现实流通中各种信用货币形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货币层次划分的目的是在货币流通总量既定的前提下,按照不同类型的货币流动性划分各个层次,以此作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流量结构的依据。(2) 迄今为止,关于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并无定论,但根据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货币供应量层次,己为大多数国家政府所接受。所谓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称做“货币性”,它是指一种金融资产转换成现实购买力(现金)的便利程度和买卖时的交易成本。根据资产流动性不同,货币供应量分为以下层次:M1=C+D,M2=M1+S+T,M3=M2+Dn,M4=M3+LO各国政府对货币供应量的监控重点主要是Ml和M2两个层次。(3) 比如现金和活期存款,可以直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使用,直接引起市场商品供求变化,因而具有完全的流动性。这就是狭义的货币供应量Ml,即:血二通货M0+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4) 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流动性较低,它也会形成一定的购买力,但需要转化为现金才能变为现实的购买手段,提前支取则要承受一定程度的损失,所以其流通次数较少,对市场的影响不如现金。因此,商业银行体系中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也是货币,也应计算在货币供应范禺内,从而得出广义的货币M2,即:M2二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5) 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不能接受活期存款,但能接受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这些金融机构的存款与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即储蓄存款没有本质区别,都具有较高的货币性,货币供应量因此应扩大为M3,即:M3二M2+其他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6) 国库券、人寿保险公司保单、承兑票据等在金融市场上贴现和变现的机会很多,都具有相当程度的流动性,与M3只有程度的区别,而没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也应纳入货币供应量中,由此得到M4,BP: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四、。(),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铸币。(),货币解决了在商品和劳务之I'可进行价值比价比较的难题。()“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银币必然要取代金币。()。()。()。(),货币必须是足值的资产。()。()。()11•货币作为价值贮藏形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收益性。()。()。(),所以不是财富的组成部分。()、硕币和支票。(),使货币区别于其它资产的其储藏手段职能。(),国内实行银行券流通,且银行券在国内可以兑换成金块。()“富人本位”之称的货币制度是金币本位制。(),准货币一般是Ml和M3的差额。()“虚金本位制”是指金块本位制。()四、判断并改错1.(X)将“平行本位制”改为“双本位制”。2.(X)将“铸币”改为“商品货币”。3.(X)将“支付手段”改为“价值尺度”。4.(X)将“银币”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