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键词】:富硒浓缩六味地黄丸;盗汗;中医药疗法盗汗,亦称寝汗,属于汗证中的一种,《明医指掌·自汗盗汗心汗证》日:“盗汗者,睡而出,觉而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其主要表现为寐中汗出,醒后即止,常伴有阴虚内热的症状。西医治疗盗汗无特效药。近2年来运用富硒浓缩六味地黄丸治疗2l例盗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其中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73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3个月,均排除结核性疾病,除盗汗外无其它系统疾病,西医诊断或者怀疑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盗汗。中医辨证为阴虚火旺,其主要表现为夜寐盗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每次15—20粒,每天不少于50粒,温水服用。2、:痊愈:汗止,其它症状消失。好转:汗出明显减少,其它症状改善。无效:出汗及其它症状均无改善。:治愈16例,好转4例,无效1例,%。:胡某某,女,55岁,中学退休教师。2011年5月13日门诊,主诉夜间出汗,1年前出现夜间出汗,伴有五心烦热,口干,夜眠差,晨起时被子浸湿,曾到西医院就诊,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给予静脉输液2次,症状改善不明显,故想用中药调理。观其面色潮红,自觉困乏无力,心悸失眠多梦,口渴,晨起出汗停止,舌淡红,苔少,脉细数。诊断为盗汗证,中医辨证为阴虚火旺,给予滋阴降火,养心安神,方用富硒浓缩六味地黄丸,组方是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方中熟地黄、山萸肉、山药同用,肝脾肾三阴并补,每天3次,每次15—20粒,10天后自觉夜间出汗减少,夜眠较前好转,口渴减轻。连续服用40天为一个疗程,2—3个疗程后,症状痊愈,随访半年未再发。3、讨论早在《内经》就对汗的生理及病理有了一定的认识,汗为心之液,是人体津液的一种,由精气所化,并与血液有密切关系,所谓血汗同源。故血液耗损之人,不可再发其汗。《景岳全书·汗证》认为一般情况下盗汗属阴虚,教科书上将盗汗分为心血不足和阴虚火旺2种证型,临床则以阴虚火旺多见,兼有心血不足之证,故治疗要兼顾。富硒浓缩六味地黄丸出自李东垣的《蓝室秘藏》是“治疗盗汗的圣药”。今剖析全方,生地黄、熟地黄为养血滋阴药,阴血充则能制火,故为君药;盗汗因火旺迫阴,水火不济。由于汗出过多,血液也耗损,倍用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益气实卫固表止汗,又可合熟地黄益气养血,故全方具有滋阴泻火,固表止汗之功效。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以及随访,该方药在治疗盗汗方面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嗜埔鞍躁艾慕司常肌界被驹灰担乘质淄陪慎峦踏蔑暇儡梨叶歹鼓并和棒苏锭疾蚊颗膨饼幸望葱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