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住友铜事件1994—1996“住友铜事件〃全面爆发于1996年6M,整个事件持续了近10年。此次事件的发生为首席交易员的滨中泰男刻意对抗市场的供求状况和蓄意操纵市场的行为所致。大环境背景:1、 在日本经济髙速增长的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木对铜等基本金属的需求殷切。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拉动了全球经济的增反□2、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逐渐走向衰退,对基本金属的需求明显放缓。3、 早在16世纪时,住友家族因在艸国岛上开创并经营一座铜矿而日益发展壮大,成为日本官方指定的供铜商,主耍服务于当时日本一些极具实力的名门望族,其中包插在1603-1868年间统治FI本长达200多年的德川幕府。当时,该家族的掌门人自豪地宣称,住友商社是全球最大的铜出口商。主要人物介绍:口本住友公司的有色金属交易部部长首席交易商滨中泰男从1991年开始操纵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铜价。滨中泰男被称为“5%先生〃,因为住友公司的年铜交易量是50万吨,约为当时全球年铜总需求量的5%,意思是他可以控制铜期货市场上百分之五的头寸。事件发生过程:1、 吋间:1987年初滨中泰男开始在伦敦期货市场建立多铜头寸,当时伦敦铜价为1300美元每吨。1988年中,铜价涨至2500美元。滨中为公司赚得丰厚的利润,这时,一切都很美好。1993年底到1995年初,伦敦铜价从1650美元飙升至3075美元,滨屮一跃成为铜期货的投机之神。国际游资已经如鲨鱼一般围了过来,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个鲜肥的猎物。这其中包括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罗宾逊老虎基金,加拿大金属贸易商,美国基金以及欧洲一些大型金属贸易商。他们开始跟滨中对赌,在伦敦期货市场建立了相应的空铜头寸。双方几次交锋,不分上下。然而伦敦铜价的异常波动引起了监管者的注意O1996年初,铜价的反常波动引起了英美两国证券期货监管部门的共同关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和伦敦金属交易所先后宣布将对期货市场的投机行为进行调查。大量恐慌性抛盘使得随后几周内铜价重挫25%左右,铜价更是由24小时Z前的每吨2165美元跌至两年来的最低点每吨I860美元。1996年6月24B,住友宣布解雇滨屮泰男,市场立刻岀现了恐慌性抛盘。据传住友在此次风波中的损失高达40亿美元。2、 操作方法:就是在LME不断买入,在贴水吋买入现货合约,在升水吋买入3个月合约,通过交割囤积现货并不断运出LME的交割库,造成现货紧张,从而推动价格上升。同时,不断通过场外的柜台交易,卖出大量的看跌期权,由于铜价只涨不跌,通过收取的权利金作为操作的资金补充。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现货和期货多头头寸。事件发生原因:1、 泡沫经济后遗症发作的结果。住友事件是在80年代中后期日本泡沫经济迅速膨胀吋期开始的。在这时期,口本企业陶醉于泡沫,在没有实力的情况下谋求在国际上迅速扩大事业,随看泡沫经济的崩溃,撤回国外资金挽救国内事业,但为了维持对外扩大事业的良好形彖,便开始启用“能人〃从事投机活动。2、 衍生金融商品交易专家不足。在专家不足的tl本企业中,往往是在同一部门的任职年限越长,在公司内的发言权就越大,从而陷入非法交易更加隐蔽进行的恶性循环。滨中泰男连任20年。事件启示:1、 禁止盲目交易,孤注一掷。铜交易中盲目自大,不考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