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急诊科医患沟通制度急诊工作紧急繁忙,成为医患沟通的薄弱环节,常常造成不必要的医患关系紧张,因此,加强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维护患者合法权益,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确保医疗安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一、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全科医务人员必须与患者或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二、医患沟通的时间(一)门急诊医师接诊时,应在规范接诊的基础上,就疾病诊疗的有关情况向患者或家属做必要的告知, 争取患者或家属对诊疗的理解。必要时,将沟通的关键内容记录在门急诊病历上,急诊科对遇有意外事故等情况无家属陪同的患者, 应及早设法通知患者家属,行政总值班、主管院领导汇报;(二)转病区医、护人员接诊时,应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有关疾病诊疗、住院事项等方面加以沟通;(三)留观患者的主管医师必须在患者入院后12小时内、急诊患者2小时内与患者或患者的委托人(监护人)就疾病的初步诊断、可能病因或诱因、诊治原则、进一步检查内容、饮食、休息及注意事项等相关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然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危重患者除应向家属告知病情外还应书写病危告知书,危重告知书中应有患者病情简要介绍、拟采取的抢救措施及预后等内容,并有患方同意治疗的意见和签字;1(四)患者留观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必须与患者或家属及时沟通;患者病情变化时;有风险处置前;变更治疗方案时;发生欠费且影响患者治疗时;危、急、重症患者疾病变化时;术前和术中改变术式时;麻醉前(应由麻醉师完成);贵重药品或副作用较大药品使用;对医保、合疗患者采用医保、合疗以外的诊疗或药品前;(五)患者出观时,医护人员应与患者或家属就诊疗情况、出院后饮食、用药等注意事项以及是否定期随诊等进行沟通。三、医患沟通的内容(一)对患者的诊疗方案,医护人员要主动听取患者或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在不违背医疗原则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患者或家属的意见;(二)在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就疾病诊断、主要治疗措施、重要检查目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药物不良反应、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医疗收费等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听取患者或家属的意见和建议,解答提出的问题,争取患者和家属对诊疗过程密切配合;(三)在诊疗中,医务人员要对患者机体状态进行充分的综合评估,科学预测推断疾病转归及预后,尊重患者的知情权,与2患者或家属进行诊疗转归的详细沟通,使其对疾病发展有所了解。四、医患沟通方式(一)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床旁沟通、分级沟通、集中沟通、出院回访等多种方式进行医患沟通;(二)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复杂程度以及预后可能,应由不同级别的医护人员及时沟通。如已经发生或有发生纠纷的趋向,要由主管的医师或科主任进行重点沟通;(三)各急诊区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患者及家属进行集中沟通,并做好记录;五、医患沟通的方法(一)如发现可能出现问题或纠纷的病人,应立即采取预防为主的方法,将其作为重点沟通对象,针对性地进行沟通。还应在早交班时,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交班,使下一班医护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并进一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