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频率特性的测量实验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1,030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频率特性的测量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luyinyzha 2019/8/31 文件大小:1.0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频率特性的测量实验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频率特性的测量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控制理论乙指导老师:成绩:实验名称:频率特性的测量实验类型: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作出伯德图,据此求得环节的传递函数。二、(1)R-C网络的频率特性。图5-2为滞后--超前校正网络的接线图,分别测试其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2)闭环频率特性的测试被测的二阶系统如图5-3所示,图5-4为它的模拟电路图。取参考值,接470K的电位器,,,当其输入端加入一正弦信号,它的稳态输出是一与输入信号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但其幅值和相位随着输入信号频率的改变而改变。输出信号为其中,只要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就可以测得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幅值比和它们的相位差。不断改变的频率,就可测得被测环节(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本实验采用李沙育图形法,图5-1为测试的方框图在表(1)中列出了超前于滞后时相位的计算公式和光点的转向。表中为椭圆与轴交点之间的长度,为椭圆与轴交点之间的距离,和分别为和的幅值。;;;。四、(1)根据连接图,将导线连接好(2)由于示波器的CH1已经与函数发生器的正极相连,所以接下来就要将CH2接在串联电阻电容上,将函数发生器的正极接入总电路两端,并且示波器和函数发生器的黑表笔连接在一起接地。(3)调整适当的扫描时间,将函数发生器的幅值定为5V不变,然后摁下扫描时间框中的menu,点击从Y-t变为X-Y显示。(4)改变函数发生器的频率,记录数据及波形。:基本与实验一的实验步骤相同。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实验一:求计算的相频特性与幅频特性的公式为:(V)(V)(V)--------------------------------------------------:求计算的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的公式为:实测计算实测计算(V)(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