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
与管理导论
第一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涵及其地位
1、人力资源的涵义
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涵义
质量= 人力资本存量
数量
1+1>1
0<1+1<1
1+1<0
正向效应
零向效应
负向效应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涵义和性质
数量
现实就业者
潜在就业者
美英为代表——个人主义——契约人——按制度办事
自由雇佣制——高度竞争的“压力型”组织
德日为代表——家族主义——家族人——按忠诚办事
终身雇佣制——密切合作的“吸力型”组织
质量
既包括一般公共部门,又突出国家行政机关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与性质。即将国家行政机关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主要的分析模型,同时也兼顾事业单位以及社会中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环节中的特定规范,如职位评价规范、工资体系等。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性质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涵义
(1)复杂性:横向部门分化,纵向层级节制,合理的划分职责与权力。
(2)依法合理的行使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权力。
(3)针对公共部门产出的非量化性特征,强化德、才的测评,建构适用
于公共组织的绩效评价指标。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取得最大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1、根据价值工程理论
V(价值)=
F(功能)
C(成本)
F = C,则V = 1 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目标
F > C,则V > 1 人力资本存量流失
F < C,则V < 1 机构重叠,减员增效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与基本任务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从人力资源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出发,既满足政府组织和发展的目标,同时又满足公职人员个人成
长和发展的要求。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求才、识才、用才、育才、留才。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政府生产力的关系
案例分析:应当谁受奖励
说明:在行政奖励中,应充分贯彻功绩主义原则。
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地位:
说明:人力资本在走向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以人力资本的知识创新和价值创新去弥补资金资本和自然资本的差异,实现社会总资本的价值增值。
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1、是国家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影响人力资源构成和素质的根本因素。
3、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的国家政权的稳固。
案例分析:新任处长的“三把火”
说明:把行政责任与用人权力统一起来,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确定的科学基础。
案例分析:人力资本家运营人力资本的思维创新及其绩效差异
在现代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
第二节不同国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代模式比较
一、西方国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
1、国家公务员制度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2、国家公务员制度产生的社会政治根源
结构性的政治腐败
周期性的政治震荡
公职队伍人才匮乏
3、国家公务制度产生的政治文化基础
二、英国政府现代文官制度的选择与推进
1、借鉴美国的职位分类制度
2、成立全国公务员的“惠特利会议”
3、提出了著名的《富尔顿报告》
案例分析:由四幅新闻图片引出的一连串新闻
三、美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1、美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特点——聚才优势
2、美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容
(1)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增大人力资本存量
(2)注意吸收外国人才,增大人力资本流量
(3)把争夺世界一流的科技人才作为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
案例:老布什与梅杰首相的人才大战
克林顿认为美国= 竞争力= 人才
小布什向世界公布
50~60年代,工程技术人员时代——技术资本
70~80年代,营销管理人力资本时代——商品资本
90~2000年,财务管理人力资本时代——金融资本
21世纪,人力资本运营与开发时代——知识资本
3、20世纪美国政府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案例分析:美日70年代欧洲人力资本运营大战
四、日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1、日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特点——激励优势
2、日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容
(1)终身雇佣制——核心凝聚力
(2)年功序列制——命运共同体
(3)工会民主制——团队归宿感
说明:开辟了Z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时代
3、20世纪日本政府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五、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基本原则
1、功绩主义原则
2、政治中立原则
3、两官分途而治原则
4、法定权力与义务平衡原则
第三节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发展概况
1、中国古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1)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2)刚柔相济,赏罚严明
(3)德才兼备,选贤任能
2、中国近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3、建国后人力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