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书法艺术之美书法艺术之美[摘要]中国书法是一种纯线条的高雅艺术,其抽象之美,在于线形、线质、线构的组合所呈现的“缤纷世界”,欣赏时,只有通过“赏其貌,辨其体;探其变,感其稳;看其线,思其笔;观其态,析其因”才能达到艺术的共鸣。[关键词]赏其貌,辨其体;探其变,感其稳;看其线,思其笔;观其态,析其因大凡艺术之美,不管是宏大的巨制,还是袖珍的微雕,都足以起到震撼人们心灵的作用。作为艺术大家庭成员的中国书法,它的具象形态看起来不过是简单的黑色线条,没什么特别之处,可就是这些再简单不过的线条,却在列代书法家那里挥洒得墨香淋漓致,满纸龙蛇舞。至此,借赞美、概括古希腊雕塑艺术的话:“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来诠释中国书法的本质,也是恰如其分的。在历代书法家们潜心创作,不断推陈出新,以把汉字已演变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如篆书的图案美,金文的娟秀和华贵,隶书的古朴妩媚,魏碑的森严遒劲,楷书的疏朗端庄,行书的闲适飘逸,还有那草书的恣肆昂扬,都无不彰显出书法艺术之美。但中国书法是一种纯线条艺术,抽象之美、欣赏之难就不言而喻了;那么,我们在欣赏、了解书法作品时,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真正领会到它的精髓和艺术魅力呢?我想若能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审视就会有所收获。一、赏其貌,辩其体一幅书法作品,在映入我们的眼睛后,我们首先应粗略的观赏其全貌,辩识其体势,在视觉上有一种大概的表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大处入眼,从小处着手”的道理。譬如,了解其作品是真、草、隶、篆的那种书体;作品形式是中堂、条幅、对联,还是手札等何种形式;作品的气势是厚重方正、雄强质朴的,还是灵逸秀韵、流丽舒展的;甚至对整篇书法作品的章法、笔势是否一气呵成、融会贯通等问题都应看到,因为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犹如一幅好的山水画,它必然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气势连贯,笔断而意却连,汁白以当黑,疏密得当,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次,书法作品中的落款、印章也是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注意是否用得恰倒好处,是否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二、探其变,感其稳中国书法美的最高准则,就是“阴阳相生,刚柔相济”;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它不管从笔画、结字、章法,还是墨法等方面,都无不表现出这种矛盾的辩证统一。而汉字是由若干个线条式的笔画有机的组合而成的,尤其是一字之中的相同笔画,在字中不能长短、粗细、浓淡一模一样,应该而且必须有所变化。如“多”字的四个“撇”画,唐太宗认为,应该分别写作,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这里所说的“缩”,就是笔势收缩而不伸展,含有“短”的意思:“锋”就是笔势伸展而不收缩,含有“长”的意思。“多”字的“撇”画是这样,其它的笔画也是这样,否则,字形就显得死板,单调,也就无艺术可言。除赏其线条的变化之余,我们还应该在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文字中,观其字的重心是否平稳。例如,欧阳询的字,初看起来,有摇摇欲坠之感,但仔细一看,它犹似千年古塔,虽欲倾却“重心”不离地,依然稳健如新。可见,我们把线条变化与结体的平稳作为赏析的要点,是从艺术总体规律出发的,毕竟变化和平稳是艺术美法则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书法艺术的要求,同样也是美术、音乐等艺术的共同法则。三、看其线,思其笔线条是书法艺术的形象载体,它的抽象美是书法艺术的生命和灵魂。当我们在欣赏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时,感染我们的正是那些灵动多变、遒劲有力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