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校发展长远规划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石阡县聚凤仡佬族侗族乡马屯小学(2013--2015)发展规划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学校教育正在面临一场新的改革。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求得更好发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立足深化学校内涵建设,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彰显教育功能优势,促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决定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作为学校未来三年发展的办学方向。一、学校发展规划意义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教育规划,是建立在分析学校发展状况基础上,明确学校发展理念,制订学校发展目标,解决学校发展问学校发展规划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及教育形势需要,立足于当前社会及教育大背景,结合学校实际状况,应对学校发展内外环境变化,明确学校发展目标与方向,寻求和解决学校发展问题,凝聚师生共识,挖掘教育资源,创建品牌学校,推动科学发展而通过制度形式加以落实的规范性纲要。二、学校发展环境分析1、学校概况及校园环境马屯小学历经多年的艰苦创业,形成了鲜明的教学思路。学校现占地面积10余亩,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除小学有一至九年级外,还附设学前班一个共有学生60余人,我校共有10个教学班,在校小学生500余人,专职教师20人,全校教师大专以上学历的老师占一半以上,占教师总数的50%,学历合格率达100%,学校教师年龄龄化。学校地处马屯片区中心地带,现有居民4700余人。近年来,该片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流动量明显增加,一方面有一部分外来民工,另一方面本地居民外出打工也成为当地村民主要的谋生手段。除本地学生外,还有少量农民工子弟来我校就读。2、学校成绩及经验简介(1)在学校创建中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近年来在县教育局的帮助和支持下,加大了学校设施建设,优化学校办学条件。去年我校获得了目标考核先进集体称号。(2)我校紧紧把握教师责任教育及业务素质提升这个学校发展关键,通过多种措施,狠抓教师责任教育,强化教师责任意识,深化教师责任内涵,明确教师岗位职责,增强了学校创造力、凝聚力,打造和谐校园。(3)注重德育,在弘扬文明和习惯养成中促进学生发展。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有健全的网络及丰富的成效。3、学校发展制约因素分析(1)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我片区学生生源规模稳中有升,学校在班额、师资等方面的矛盾将显得更为突出,而城区外来民工和新增人口子女入学对我校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此消彼长,将严重考验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2)校园文化发展缺乏全校师生共识。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文化创建活动,积极树立自身品牌,提高学校形象。但由于对学校内涵发展的理解不到位、认识不充足,文化的发展缺乏传承,缺乏师生共识,文化创建单一、缺乏经验。以至在学校文化创建上一直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活动众多,但成果不显著。因此,找准自身立足点,明确学校文化发展方向,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创建学校特色品牌是学校科学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3)教师素质提升有待进一步深化。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依赖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为此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继续教育形式化等以前都是走过场。当前,学校团体学习、自主学习的氛围还不够浓厚,教师学习、思考、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学习型组织内部自学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教师办公室合作、协调学习基础还未形成,学校面向未来发展还缺乏高素质教师团队的支撑,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停留在面上,没有深入人心,并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三、学校发展总体目标(一)发展定位良好品行与求真求趣融为一体,要具有内涵优势的现代化三类小学校。学校应具有开放、创新等优秀品质,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考虑学生实际发展状况,实现良好品行与求真、求趣的融合。学校应具有发展的前瞻性意识,必须具备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学校应具有弘扬、创新传统文明的文化意识,形成传承优秀文化与创新校园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发展模式。学校要以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为支撑,广泛吸纳优质教育资源,培育学校人文氛围,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共同成长、自主成长、快乐成长,具有内涵发展优势的三类小学校。(二)指导思想以教育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为指导,以学校人文建设统领全校各项工作,用责任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和谐发展,用文化凝聚学校精神,引领学校成长,全面深化教育内涵,提升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优化管理体制,实现引领马屯小学教育的科学发展。(三)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健康快乐全面发展学有特长教育理念:为明天思考、为将来设计、为学生终身负责。校训:质量生存竞争取胜校风:团结勤奋活泼创新教风:育人为本敬业爱生启智求真务实创新学风:勤奋学习勤于思考(四)分类目标1、办学条件:完善学校围墙再建工程、学生食堂和教学设备设施,建立校园网,打造和谐校园,美化学校环境,形成富有审美气息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