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IL 理科学 2003 年第 26 卷第 4 期 7 5 7
中学生应对的多维结构分析‘
井世洁带仲严芳
〔南开大学心理学研究中心,天津,300071)(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上海,200031)
2 .3 结果
1 引言对 M COPE 量表中的39 个应对条目使用主成分抽
中学阶段是个体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重要发展时期, 取( ponenm ethod)、方差最大(V arim ax)正交旋
其间所出现的各种应激性生活事件会对个体的身心发展产转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经过 11 次迭代生成 12 个因素,
生重要影响,而应对(coping)作为自我调节机制的重要组成方差累计贡献率为 。根据各因子包含条目的综合特
部分,能缓解或调节环境对个体的压力,对保持身心健康具征对 12 个因素进行命名,得到中学生的 12 种应对方式。
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M S CO PE 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以及各分测
自从 larzarus 和 Folkm an 建立了应对的理论模型后,学验的累计贡献率见表 1:
界对应对的结构、加工过程的研究日渐丰富。心理学家发展表 M S - CO PE 且表的因素构成及信度指标
出了各种应对结构框架并编制出量表以测量个体应付紧张因素名称 a 系数重测信度累计贡献率(% )
o 7‘ n ,气, Q0
U U 乙子
F 1 积极筹划. : . 衬产。
和压力的应对方式。其中测评维度最多、影响最大的是 n 口, 0 00 ,J 9
U 01 0 1峥.
F 2 寻求精神依赖.
八 74 0 78 内n 7
C S Carver等人编制的应对量表(简称 CO PE )。近年来,我曰乙.
F 3 寻求社会支持. ﹄
0 68 O 了1, ,匕尹冷
︸。、
国针对应对的研究逐渐升温,并完成了对应对测评方式的系 F4 情绪专注与渲泄- ⋯一︶
0 79 C 7内工1 2
、 J卫
F 5 接受. 甘︶。
统分析和探讨。COPE 量表经修订,完全达到测量学的标准, 0 0护7 n 6勺﹄飞气 7
︸。
F 6 分心行为. l ﹄
0 6汽 o 6﹄内9 C
适合于测评中国人的应对活动。但是使用 CO PE 对中学生‘矛 J O
F 7 正面认识⋯, :
八 1户 n ‘ O
U 10 Jj 乌
的应付方式进行的研究仍显薄弱。 F8 心理回避甘︸⋯︸产
八 n 7J 4只 0
U 75 马
本研究旨在借鉴 CO PE 量表对中学生的应对活动进行 F 9 否认︸︶。
n 了1伪 0 6‘几1, 匕︵
J J J工。
F 10 直接行动⋯
0 0 16 lj﹄,
研究,探索中学生应对活动的结构特征,尝试进行中学生应 n1 产。
F 1 1 自我否定⋯︸~
0 b︺.1 0 0︸勺. 勺﹄O 气
对活动理论模型的初步建构。 F 12 行为回避 1 U.︶
,月 5﹃O ﹂护
总体 0 .7 0 户, 介。
2 研究一
表 1 显示,由 CO PE 修订而来的中学生应对量表(M S-
2 .1 目的 CO 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