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Scienc 2006 ,290 ):18 一21
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与策略的使用’
侯瑞鹤俞国良”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A 京 100101)(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2)
摘要从一所普通小学一三五年级学生中选取 90 名被试,结构访谈法考察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与表达策略的使用。
结果表明,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在一到三年级阶段获得快速发展,三到五年级变化很小,而且在积极和消极情境下发展
趋势比较一致,但性别和情境交互作用显著。不同年级儿童对策略的使用表现出类似对情绪表达规则理解的变化趋势,全部被
试中。平静化策略使用最多,掩饰策略次之,在掩饰策略的使用上,性别和情境交互作用显著。
关键词: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策略
1 问题提出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以及策略的使用。
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很长时间以来,引 2 方法
起了发展心理学研究者们极大的兴趣。它的具体内 2 .1 被试
容是指儿童认识到在特定情境下,表现真实情绪不从北京一所普通小学随机选取一、三、五年级儿
符合社会期望情绪表现,从而需要个体调节面部情童共 90 名,其中一年级 29 名,平均年龄 M
绪表现的认知能力发展。儿童大约在 3--4 岁左右, 岁,三年级 31 名,平均年龄 M = 岁,五年级 30
开始出现了区分内外情绪差别的认知能力[121,同名,平均年龄 M = 岁。
时心理理论的研究发现 3--5 岁的儿童对假装游戏‘ 实验设计
的理解3 岁始出现了萌芽[[ 31,二者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为混合设计,3(年级:1,3,5 年级) x 2(性
儿童这两种能力的发展起始时间比较一致。另外, 别)x 2(情绪情境类型:消极情境、积极情境),其中
早有研究〔‘〕认为,儿童对内外情绪差异的理解正常情绪情境类型为被试内变量,其它变量为被试间变
儿童最迟在 11 岁左右应该获得,后来的研究也得到当巨。
了类似的结果[[ 451。基于此,本研究欲考察中国文 实验材料
化下小学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情况。实验材料选自文献中{[ 489〕曾使用的情境故
研究的另一个目的是考察儿童对情绪表达策略事,经前测修订而成,共有 4 个情境故事,目的是引
使用的情况。表达策略是指个体改变或调节面部情发个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或积极情绪体验,但是
绪表现的方式,Ekm an[61提出了四种常用的表达策如果直接表现真实情绪体验,则不符合社会期望该
略,弱化指减小真实情绪表现的强度,夸大指提高情情境下应表现出的情绪,从而需要个体调节外部情
绪表现强度,平静化指面部没有表情、很平静的样绪表现。材料包括消极和积极两类故事情境,2 个消
子,掩饰指表现不同于真实情绪性质的表情。该分极情境故事包括收到失望的礼物,比赛落选,2 个积
类直到目前,仍被该领域的大多研究者所采极情境故事包括考了个好成绩,觉得别人很好笑等。
用[[ 471。国外研究[[ 251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儿故事中主人公名字与被试性别一致。下面是实验材
童使用表达策略的情况有所差异。然而,由于情绪料例子:
表达规则从属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