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中国历史文献学.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历史文献学.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9/16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历史文献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学号:14 姓名: 赵晓萌   层次: 专升本 类别:  函授  专业: 历史学  2015年12 月课程名称【编号】: 中国历史文献学【0487】  A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卷人得分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1、试论版本鉴定的主要依据以及选择善本的意义。(20分)答: 目前所说的古籍善本,主要包括刻本、墨迹本、碑帖、印谱、信札以及其他文献。刻本是使用雕版技术印制的书籍,其顶峰期的宋元刻本在流通市场上已廖廖无几,继而由明清及民国时期的精刻本引领风潮;墨迹本为文人稿本、手抄本等,一般存世量稀少,且多为孤本;碑帖、印谱、信札、文人墨迹等,是近年来古籍拍场上重要的品种,其中明清名家或现当代名人信札尤受欢迎。 古籍善本收藏原则古籍收藏的原则:除了看年代外,还要注意刻本优于印本,初刻优于翻刻,套色优于单色,图画优于文字。随着印刷技术的日新月异,除了进入图书馆、博物馆等专业机构收藏保护外,流通于民间的线装古籍日益稀少,能称得上是“善本”的线装古籍更是屈指可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雕版线装古籍,已成为不可再生的社会资源,稀缺性可见一斑。收藏古籍善本,不仅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还应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鉴伪欣赏能力和市场分析能力。辨别伪籍善本古籍善本收藏市场的赝品虽没有字画杂项多,但冒名人批校、加盖伪章、残本充全、挖改描补、撕去序跋的事也时有发生。制作古籍伪本必须将纸做旧,方法有两类:一是染纸,用各种方法将纸染成黄褐色,以求使纸显旧色。二是旧纸新作,如果作伪者存有古纸,就可在纸上新印古书内容,然后订成“古籍”,这种作伪方法尽管较少,但却使人很难从纸上辨别真假。一些重复刻印本上,除保留有原书的序跋外,又增刻新的序跋,序跋后还写有姓名、年月等。这些都表明了书籍的真实年代。作伪者往往裁掉对其作伪不利的序跋,或涂改其中的年代,也有重新伪造对其作伪有利的序跋。对于收藏者来说,主要选择好的拍卖行,并且寻找以往的拍卖成交,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赝品的风险。手工制版与原书总有差别,而扫描可以使伪书与原书分毫不差,一切细节都能很好得以体现,这无疑使得古籍善本拍卖更具挑战性,选择古籍善本,更要注重细节。2、注释历史文献应注意哪些问题?(20分)答: 1,考据文献是否是正史,2,是否评论有失中正3,文献的年代与记载事件年代是否相符相近,三、试论《汉书·艺文志》的价值及其与《七略》的关系。(20分)四、从《汉书·艺文志》到《隋书·经籍志》,文献分类出现了哪些重要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20分)答:《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不仅是现存最古的两部图书目录,,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上古、中古的典籍聚散分合、学术发展变化,,历史文献学是对文献的产生发展、表现方式、流传情况,以及文献的内容类别、整理利用乃至文献数据化进行探讨和研究,并阐述其发展规律,总结其实践经验,进而加以理论说明的一门综合性的学问, 主要有四个方面:1、历史文献学理论与方法:包括学科属性之确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