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艾滋病防治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国务院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二OO六年主要内容制定《条例》的背景《条例》颁布的意义《条例》体现的基本精神《条例》强调的几个基本点一、制定《条例》的背景制定《条例》的背景艾滋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重大传染病。艾滋病防治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禁毒等社会环境综合整治、部分群体不良行为的改变等多方面因素,内容相当复杂,仅靠已经制定的《传染病防治法》不能完全涵盖和解决艾滋病防治问题。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四条规定:防止艾滋病传播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纵观20年来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立法发展,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5─1995年在立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一些地方也出台了相应的管理规章。如:《国境卫生检疫法》(1986年)、《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等。在政策方面,卫生部出台了《全国预防艾滋病规划(1988─1991年)》、关于“禁止进口Ⅷ因子制剂等血液制品的通告”、《关于对外国留学生进行“艾滋病”检查的通知》等。第二个阶段是1996─2005在立法方面,出台了《血液制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暂行)》等法律、法规和规章;2004年还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为进一步制定艾滋病防治的专门法规和政策奠定了基础。一些地方法规、规章也相继出台。2004年,温家宝总理在署名文章中明确提出“坚持依法防治”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原则。二、《条例》颁布的重要意义《条例》颁布的重要意义明确了政府的工作职责保障了防治经费的投入机制保证了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开展统一了防治工作存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体现了我国政府落实艾滋病防治承诺的决心和行动三、《条例》体现的主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