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张中丞传后叙.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张中丞传后叙.doc

上传人:xxj165868 2019/9/28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张中丞传后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张中丞传后叙》讲学稿学习目标:1、了解张巡、许远、南霁云等忠义之士的性格特点和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2、认识本文精心选材、灵活运用多样手法表现人物的传记特征。3、学习本文根据内容需要,将叙述、议论、抒情熔于一炉的表达方法。学载人物事迹以传于世的文体。后叙:类似“后记”,是对前人为传主作传的订正、补充。这种文体,议论与记叙并重,笔法灵活。二、背景:公元755年11月,安史之乱暴发,唐军节节败退;在此情况下,张巡和许远率万余士兵坚守睢阳孤城十余月,吸引叛军近十万兵力,阻遏了敌人向前推进的速度;睢阳城破后,张巡和许远相继被害。安史之乱平定以后,守城的英雄在战后却屡屡被诬,竟延续五十年而不绝。先是一些文武官员为替自己战时无耻的逃跑行径辩护,诋毁许远、张巡困守孤城的做法,并指责是张巡造成了睢阳城中人吃人的现象;针对这种议论,李翰撰《张巡传》上呈肃宗,为张巡辩诬,使事实得以澄清。然而十年后,又有人指称许远降贼,张远的儿子张去疾也上书代宗请追削许远官爵,但朝廷示予采纳。五十年后,唐朝藩镇割据状态急需改变,而朝廷小人竭力中伤张、许降贼有罪的流言,为自己谋利,为割据势力张目。韩愈感愤于此,遂于元和二年(807)继李翰撰《张巡传》(今佚)之后,写了这篇后叙,目的是:(一)分节整理重点词语第1节:翰以文章自名:然尚恨有阙者:第2节:远虽材若不及巡者授之柄而处其下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第3节: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引绳而绝之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如此卓卓犹不得免第4节: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其讲之精矣。战百万日滋之师沮遏其势。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设淫辞而助之攻也。第5节: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爱霁云之勇且壮强留之具食与乐(yuè)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矢著其上砖半箭此矢所以志也。”公有言,云敢不死!第6节:有于嵩者,少依于巡粗问巡、远事,不能细也何为久读此无不尽然操纸笔立书士卒仅万人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州讼理(二):擅强兵坐而观者 :为此传颇详密不为许远立传得李翰所为张巡传何为久读此?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呼巡为兄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必以其言为信虽至愚者不忍为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不可为不义屈。:疑畏死而辞服于贼有于嵩者,少依于巡。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与巡同年生,::以与贼抗而不降乎?翰以文章自名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因乱抽他帙以试(表承接)嵩又取架上诸书,: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传嵩有田在亳、宋间,武人夺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