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出自陶渊明的典故.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出自陶渊明的典故.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2/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出自陶渊明的典故.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出自陶渊明的典故

三径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晋书·陶潜传》:“潜躬耕自资,遂抱赢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三径”,原指院子里的小路,后成为高人文士隐居之所的代称。一些不得意的文人或还乡官吏常把自己的田园喻为“三径”,以示归隐之志。
王维《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

五柳先生《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就成了高人逸士的代名词。
诗词中“五柳先生”除经常借指高人逸士外,“五柳”也成为高人逸士隐居之地的代称。变体有“五柳”“先生柳”“种柳”“门柳”“元亮柳”“五杨柳”“五柳陶”“五株柳”“筑室种柳”“陶氏门前柳”“柳飞彭泽雪”“陶潜柳”“陶宅五株”等。
王维《老将行》: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又《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归去来“归去来”是《归去来辞》中一再重复的一句话,表示自己对仕途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是《归去来辞》的第一句话,因而经常作为归隐的典故引入诗歌。旧时一些诗人经历了宦海浮沉之后,常用此典以表示自己对世事的超脱态度。
唐、高适《封丘作》: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黄花指菊花。秋令在金,故菊花以黄色为正,称黄花,又,菊有“花之隐逸者”的称号。陶潜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所以诗词中常用“黄花”来比喻清高的性格、俊逸的风度,以及寂寞、孤傲的心情。
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又《声声慢·秋情》: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东篱菊陶潜《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篱”泛指菊圃或与菊有关的园林。诗词中用来表示文士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变体有“东篱”、“篱菊”。
李清照《醉花园》: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折腰原指仰人鼻息、屈身事人。《晋书·陶潜传》载,陶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诗词中常用此典表示自己不逢迎权贵,有傲骨,有气节。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北窗高卧出自陶潜《与子俨等疏》:“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偶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北窗高卧”遂成为封建社会高人逸士怡然自乐的生活写照。诗歌中用来表示高逸的生活情趣。变体有“北窗”“羲皇人”等。
李白《戏赠郑溧阳》: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桃花源陶潜《桃花源记》描绘了封建社会不满现实的知识分子所向往的“理想世界”。诗词中常用此典表达田园隐逸思想,或在遭离丧乱时以此来表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在有些诗歌中,“桃花源”成了隐士居留之地的代称。变体有“桃源”“避秦”“武陵溪”“桃源客”“桃花流水”等等。
唐、张旭《桃花溪》: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彭泽陶潜曾为彭泽令,於是“陶彭泽”“彭泽令”“彭泽”“陶令”都成了后代诗人抒情的对象。他喜欢饮酒,《归去来辞》中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的句子,所以说“彭泽之樽”。
王勃《滕王阁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