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GDP支付货币=GDP提供产品购买补贴社会福利支出税收税收生产要素投入劳动力、资本、土地支付要素报酬=GDP工资、利息、、家庭和政府这三个主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构成整个宏观经济主体,企业是生产主体,家庭是消费主体。先看里面的循环,企业生产出生活资料,在生活资料市场有家庭和企业的供求关系,企业生产出产品,家庭购买产品。另一方面,假设企业的所有生产要素的来源都是家庭,家庭提供劳动力、资本和土地,企业进行购买才能进行生产。这就构成一个循环,家庭提供生产要素,企业进行生产再通过生活资料市场把商品卖给家庭。再看外面的循环,是存在着一个与实体商品交换方向相反的货币流通方向。企业提供产品的同时就获得了销售收入,家庭在出卖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的时候就获得了工资、利息和租金。政府的收入来自于税收,政府提供补贴和社会福利支出,政府也会购买一些生产生活资料。(e)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企业的产品生产出来就会获得收入,这些收入之和也就是国民收入。,一段时间里社会所有财富和价值都是企业创造的,产品的销售收入也就是GDP。从其他角度来看,这种产品被生产出来全部被家庭购买,家庭所支付货币的量与销售收入相等,也等于GDP。企业产品在顺利出售之后获得的销售收入要通过各种方式支付给生产要素,所有获得报酬的主体的收入之和都要等于销售收入,数量上来说也等于GDP。所有,总收入和总支出都可以用来衡量GDP,并且经济的总产出等于它的总收入。所以,GDP可以看做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也可以看做在经济的产品和服务的产出上的总支出,由此可以看出GDP是经济表现的衡量指标,衡量一个经济的收入,又衡量在产出上的支出。①支出法统计的GDPY=C+I+G+NXY代表GDP,I代表投资,G代表政府购买,NX代表净出口。GDP是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GDP的每一美元都属于这四大类中的一类。这个等式被称为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有关概念意义如下:消费(Consumption,C)是居民或个人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投资Investment,I)是为了未来生产更多物品和劳务的需要用于购买物品的支出,包括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前者是指厂房、新机械设备、新住房的增加,后者是企业存货的变化。投资是一定时期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流量,而资本存量是经济当中某一时点的资本总量。政府购买(GovernmentPurchase,G)是指各级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公务员的薪水和用于公务的支出,如政府建立法院、提供国防、外交、公共交通和公共教育等服务。 净出口是指货物和服务出口减货物和服务进口的差额。出口包括常住单位向非常住单位出售或无偿转让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进口包括常住单位从非常住位购买或无偿得到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由于服务活动的提供与使用同时发生,因此服务的进出口业务并不发生出入境现象,一般把常住单位从国外得到的服务作为进口,非常住单位从本国得到的服务作为出口。货物的出口和进口都按离岸价格计算。②收入法统计的GDP企业支付给家庭的生产要素报酬的总和,包括工资、净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