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作者:————————————————————————————————日期: 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用党的科学理论、军队根本职能、先进的思想道德和法纪法规等,教育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在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够灵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和效果,很难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一、当前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一)政工干部队伍弱化。一是许多思想政治教育骨干没有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工作业务不精、套路不熟、方法不多,难以胜任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不少单位的政工岗位干部是从防、灭火岗位上调整过来的,年龄普遍年轻化,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整体偏低。二是新老政工干部“青黄不接”现象严重,“老政工”开展教育重经验,但缺乏系统理论支撑;“新政工”虽然年纪轻、文化层次高,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导致新老政工在年龄层次、知识梯次和工作经验上断层严重。通过对全市部队政工干部队伍调查发现,%,%,%。三是政治教导员不专业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大队教导员不仅要参与监督执法、后勤经费争取等工作,有时还要参加防火、后勤等岗位的各类考试,难于分身,只能象征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导致基层政治教育弱化,出现指导员唱“独角戏”现象,有的甚至仅由排长来组织政治教育的尴尬局面。(二)教育手段老化。近几年来,基层部队基本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投影仪、视频会议系统等多媒体教育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育手段。但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沿袭过去的老观念、老套路、老经验的“三老”现象依旧严重,教育手段还比较传统单一,创新不够。一是侧重于正面宣教、理论灌输,方法呆板。注重“我说你听、我读你记”的“说教式”传统模式,倾向以正面的理论、高尚的情操对官兵进行理论灌输,难于引起官兵的兴趣,教育疏导缺乏针对性、实效性。二是侧重于课堂教学、答疑解惑,形式单调。大部分基层单位习惯于按照上级政治教育内容单纯开展课堂教学,课堂上“原原本本读教案,简简单单写提纲”的现象比较严重。三是侧重于层层传达、单向灌输,时代感不强。“上课作报告”,使思想政治工作在解疑答惑、深入人心方面发挥不了作用,缺乏时代色彩。(三)教育内容虚化。在信息数字以裂变方式爆炸的新形势下,社会现象日益复杂,价值标准更趋多元,官兵想知道、想探究的东西也更多了,有知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有对警营故事的了解,也有对社会现象的解读;有关于自身小事的,也有关于国家大事的,等等。但实际中思想教育过程中内容大而化之、笼而统之的现象比较普遍,教育中“拿来文件读一遍,找张报纸念一念”的情况较多,具体解答干部战士普遍关心或急需回答的问题少,个别人的思想教育往往是一般性的说教多,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时间、不同任务等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制定相应对策的少。在政治工作繁重的情况下,缺少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措施,教育工作不能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战士”,致使官兵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政治教育失去了应有的效果和意义。有的单位存在形式主义套路,一搞政治教育就套用上级文件,制订学习计划,提出学习要求,汇报工作注重组织了多少次学习,写了多少心得体会等等,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华而不实。有的基层单位政治教育授课教案内容老套,少则使用了1、2年,多则使用了4、5年,新知识的匮乏使很多基层官兵产生了厌烦心理,逐渐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二、当前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当前,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个别现象,也有共性的,究其原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通过基层调研了解和分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思想不重视是主导因素。一是个别单位片面地把政治教育当作“软指标”,认为可多可少,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只要把“中心工作”抓住了,“业务工作”搞上去了,部队不出事,搞不搞教育无所谓。二是有的单位对待政治教育态度不端正,应付了事,“会上说说就是动员了,材料念念就是学就是完成了”,对具体问题很少有实质性的讨论。结果讲者是昏昏然,听者是晃晃乎,学了、记了、考了,但对所学何“题”浑然不知,更谈不上掌握其精神实质,导致教育流于形式,难以达到春风化雨、“入心、入脑、入耳”的目的。(二)政工队伍不够专业精通。近几年,部队从地方院校招收了不少大学生,但总体来看,进防火部门的多,进政工部门的少。现在基层政工干部的来源,主要靠部队生长干部,但这些干部都是从战士直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