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1
文档名称:

【管理教学类】日知录.pdf

格式:pdf   页数:1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管理教学类】日知录.pdf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7/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管理教学类】日知录.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内容提要
《日知录》原书卷、约个条段。本《导读》选取其中个条
段,划为七辑。第一辑为最富有代表性的一些短小精悍的条段,供读者先
入为主、先读为快。第二辑为政治制度方面的。第三辑为社会经济方面的。
第四辑为意识形态方面的。第五辑为经学方面的,顾炎武在这方面的功力
也很深。第六辑是有关社会经济与历史问题的一些补充条段。第七辑是一
些零星内容,顾氏称之为‘博闻’。但即便是零星问题,不加力落实,也
往往出差错。选段之后,加上注释,最后是“讲”。“讲”,是以一个近
代人的观点立场,对这个条段所做出的分析。
导言

《日知录》的作者,是顾炎武。
有关顾氏的生平,读者可参读《清史稿》卷《儒林传(二)》中的
顾传和全祖望《鲒埼亭集》卷中的《神道表》。近出书中,有本书著者
所著《顾亭林与王山史》中的顾氏的《新传》,可供参读。根据《导读丛
书》编委们的意见,《导言》重在一个“导”字,对作者生平及著述的版
本等,不宜写得过分冗长。谨遵此旨,将顾氏生平盖括简述如下。
顾氏生于明万历年,卒于清康熙年,公历为—,终年
(虚龄) 岁。南直隶昆山县(今属江苏省)之千墩镇人。原名忠清,学
名绛;入清朝后更名炎武,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又曾署蒋山■。平生
活动,可分为三个明显的段落。
第一段,自出生至明亡(公元—),约个年头。自岁
入昆山县学,计学****自修个年头。在此期间,他在出嗣祖父的指导培
养下,打造下有关传统文化典籍及其当时政治、经济构架的深厚与坚实的
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他一生中开扩性的学术发展将是不可能的。第二段,
自清顺治元年至年(公元—),约个年头。在此期间,他
在江南地区对满清军事贵族入主中原的统治,做了旗帜鲜明的以及秘密串
联的反抗活动。他以南京为居住地,北到淮河上的清江浦和王家营,东到
太湖。在活动的同时,他已展开了几部代表性著作的发韧工作。第三段,
自清顺治年至康熙年(公元—),在这大约个年头中,
他离开江南,到北方的齐、鲁、燕、赵以及秦、晋等地区,做了许多带政
治性的学术活动和人际活动,进行了若干调查研究工作,最终写出了大量
具有很高价值的专著和诗文。
他一生的思想,似可归纳为如下的四个主要点。第一、在政治方面,
他坚持反对满州军事贵族入主中国,坚持恢复明朝帝国和汉人自己的统
治。对这一点,我们需要分析,其中某些爱国主义,值得继承;某些狭隘
民族主义原则,则已与后世的多民族大家庭的现实不相适应。第二、在认
识论和学术方法论方面,他主张“下学而上达”,即从可靠和坚实的感性
基础上向理性上升。从他一生的实践中看出,他强调“下学”的努力是令
人钦服的,相对地他向理性、向抽象前进的能动性,则稍嫌不足。第三、
他的学术风貌,被后世叫做“经世济用”之学,这样一种学风,在清初由
顾氏倡导,到清末鸦片战争以后,又被一些学者所继承和发展(只乾嘉的
纯考据之学不如此),成为振兴民族富强国家的一种号召。因此,后世考
据家奉顾氏为创始者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一)乾嘉考据脱离
政治、逃避政治,而顾氏则热情拥抱其当前社会民生的每一桩现实;(二)
顾氏强调感性材料,引发出来的是大关节目上的大考证,而乾嘉学者逐渐
流为琐节考证。第四,在政体上,他坚决反对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
断强化,这一点无疑是好的,同时代学者黄梨洲(宗羲)与他有相同的见
解;但顾氏为了抵制和修补中央集权,却不断提出“地方分权论”,而在
当时,地方分到权又无法不落入缙绅的手中。因此,顾氏的这一思想,其
精华与糟粕的组合如何,是颇值得后进学者研究分析的。
顾氏平生的很多行迹,在同时代学者中也是罕见的,值得后人研究。
如他在岁时英勇参加了苏州城的和昆山城的抗清起义;如他在岁与
岁曾两度入狱,一度在松江,一度在济南,前者是***案,后者是文字
狱(即思想犯罪);再如他有很多经济活动,在山东章丘一次买田一千亩;
在山西雁门集资开垦荒地,兴办水利;至于与傅山合伙创办票号,则是尚
缺乏充分证据的事,但正如章太炎一再指出的,顾氏善于经营操持,以一
位南方人在北方旅居年,未见财力方面发生什么穷窘,这一点也颇值得
留意。
顾氏善于交友。他的朋友中,有秘密抗清的战友,有研讨学术的同道,
有做诗的朋友,有私淑的弟子,有得力的亲戚。青年时期的朋友,有归庄
(玄恭)、吴炎、潘柽章以及万寿祺(年少);在山东的朋友,主要有张
尔岐(稷若)、马驌(宛斯);在山西的朋友有傅山(青主)、戴廷栻(枫
仲);在陕西的朋友有李颙(二曲)、李因笃(天生)和王宏撰(山史);
在淮上的朋友有王略和张弨(力臣);在北京的亲戚有徐乾学和徐元文;
私淑弟子主要是潘耒(次畊)。过去研究一个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