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小康社会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康社会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doc

上传人:q1188830 2019/10/21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康社会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康社会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国已经确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是对我国当前总体上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其基本含义就是要解决低水平、不平衡和不全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要树立新的发展观,而新的发展观的核心则是坚持以人为本。    &n一、发展观演变的历史就是突出以人为本的历史    &n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和知识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体现在发展观上也经历了依次推进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的发展观是以资源为本,那时因为科技经济发展水平低,人们不得不依靠自然资源解决温饱问题。传统工业化时期,大机器生产需要大的资本投入,资本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得以确立,也就形成了以资本为核心的发展观。但是,由于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及其无限的扩张性,造成了对资源的疯狂掠夺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导致人类正在逐步丧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对自身存在的意义也陷入迷茫。基于传统工业文明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对资源环境造成的破坏和人的价值的失落,人类开始重新反思增长的意义,调整发展的理念,逐步形成了为人类社会所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在这方面,发展经济学家佩鲁的《新发展观》一书是奠基之作。他强调发展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人的发展应放在第一。发展旨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追求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罗马俱乐部提出了增长极限论,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发展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强烈制约,如果无节制地破坏下去,必然会使人丧失其赖以存在的自然基础,最终使发展失去意义。因此,为了维护人的发展的需要,必须摒弃传统发展观的见物不见人的单纯物质主义的倾向,处理好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恢复人首先作为自然人的本来意义。新的发展观强调生存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可持续性。作为新的发展观一经提出,开始经历了新的虽然不太长但却非常丰富的发展过程,这也就是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过程。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充分利用人类文明积累的科技资源和思想资源,探索和选择既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又不影响资源永续利用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在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同时,不断改善人们生存发展的社会条件和自然环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在发展中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良性互动。    &n二、以人为本体现在经济发展战略上要求突出就业优先    &n全面的小康社会是就业比较充分的社会。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必须基于这一基本国情做出恰当的安排。根据预测,今后20年是我国人口高峰期,,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715万人,劳动力供求矛盾将会加剧。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我国中长期的资源配置应以劳动力要素为核心,经济发展战略应坚持“就业优先”,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提高劳动力人口的就业水平作为首要的发展目标,这是体现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就业增加,就业增长取决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把握好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安排,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将是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