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管理教学类】中小学音乐知识文库——钢琴音乐欣赏(下).pdf

格式:pdf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管理教学类】中小学音乐知识文库——钢琴音乐欣赏(下).pdf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7/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管理教学类】中小学音乐知识文库——钢琴音乐欣赏(下).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钢琴音乐欣赏(下)
、舒曼的钢琴曲
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出生于年月日,比肖邦只小三个
月。他六岁接触音乐,七岁尝试作曲。他的父亲很有文化修养,是文学艺术
的爱好者。可是舒曼的母亲从实用的目的出发,一心想让儿子从事法律方面
的工作。小舒曼自己在表现出音乐天分的同时,也显露出文学的才气,弄得
他十五、六岁时还不能断定自己最爱的是哪一门艺术。进入中学的舒曼并没
有把音乐学习作为重点。他有很好的钢琴才能,他最喜欢的一个游戏就是弹
钢琴为某个朋友“画”音乐的“肖像”,而朋友们也总是能猜中画的是谁。
到了十八岁,顺从母亲的意志,他进了莱比锡大学法律系。某一次,他听了
一个很有才能的叫克拉拉的九岁女孩的钢琴演奏,他才意识到严格、踏实的
钢琴技术训练是多么重要。与这个女孩比,他只是个业余钢琴家。于是他才
拜克拉拉的父亲为师,认真学习钢琴。同时,他还钻研、学习他最崇拜的巴
赫和舒伯特的作品。
音乐上的迅速成长,与他正在学习的法律专业产生了令他十分痛苦的矛
盾。直到年,他才得到母亲的同意,放弃法律的学习,专心献身于音乐。
这时他已经岁了。为追回失去的时间,他拚命练琴。由于使用了违反生理
科学的方法增强手指的能力,右手肌肉组织破坏了,结果,他永远失去了成
为大钢琴家的可能。从此他全心致力于音乐创作和音乐评论。
舒曼天性敏感,对艺术有深刻的洞察力和鉴赏力。年他与友人办了
《新音乐报》,抨击陈腐观念,支持新生的、代表艺术发展方向的作曲家和
作品。肖邦就是由他最早给予高度评价的。舒曼积极从事音乐评论工作长达
十年之久,留下了有价值的音乐理论遗产。
自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舒曼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年病逝于精神病
院。
舒曼写作了多种体裁,包括交响音乐、室内乐、声乐作品和钢琴作品在
内的大量音乐作品。其中钢琴作品在他的创作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在钢琴音乐史上,舒曼作品有特殊的贡献。他的气质非常富于幻想和浪
漫精神。他的文学修养和爱好使他偏好音乐与文学的结合。他的观察力和感
受力细微而又敏锐,这使他喜欢各式各样的音乐画象。这些特点,使他将浪
漫主义音乐的性格化小品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并创作了将一系列相互有某种
联系的性格小品集合到一块儿成一个整体的新形式。例如他的《蝴蝶》、《狂
欢节》、《大卫同盟舞曲》、《童年情景》和《幻想曲集》等等,都是几首、
十几首甚至二十几首小品的集合。
这样的构思,自然使舒曼喜欢为乐曲加上标题,这与肖邦的作法正好相
反。肖邦钢琴曲的标题等于无标题(例如《练习曲》、《前奏曲》等),或
只有一种涵义宽泛的说明乐曲类型的标题(如《夜曲》、《叙事曲》等等)。
肖邦从来没有类似舒曼的《冲动》、《为什么》、《花纹》、《预言鸟》、
《着色的树叶》等等这类标题。
但是,舒曼有的标题不加说明,别人也无法理解,这类标题与曲意是种
曲折的关系。例如他的《阿贝格变奏曲》,“阿贝格”是什么意思?如果没
有相关的资料告诉,我们不会知道这是舒曼小时候认识的一个孩子的名字。
这个名字德文字母又恰好是四个德文的音名,这四个音被用作变奏曲的主
题,于是就有了那个曲名。当然,与小姑娘的名字有关的音乐,必定不会粗
暴、激烈,但毕竟名字与曲意的关系还是曲折了些。
总的看,舒曼的钢琴曲不象肖邦那样有大批作品被长久、大量的演奏。
舒曼有些作品不容易被一般听众理解。有的技术上相当复杂,不易演奏。对
于他的大型作品褒贬不一。尽管如此,他的鲜明的艺术个性,他追求新的美
的执着,他在钢琴技巧、作曲技巧上的创造和表现出的机智,都越来越受到
高度评价。
《蝴蝶》
《蝴蝶》写于—年间,是舒曼最早的杰作,全曲由一个六小节
的序和十二段小曲组成,每段的标题是:《化装舞会》、《巴尔特》、《布
尔特》、《假面》、《维娜》、《布尔特之舞》、《交换假面》、《招供》、
《愤怒》、《卸装》、《急忙》、《终场与踏上归途的兄弟们》。“蝴蝶”
之名,是来自舒曼读过的一部小说,小说的最后一章叫《幼虫之舞》,写的
是一个假面舞会的事;舒曼有感于书中主人公的情感,想象着许许多多蝴蝶
从虫蛹里蜂涌飞出,如同他心里飞奔而出的乐思——这就是《蝴蝶》的得名。
十二首小曲中的人名都是小说中人物的名字。音乐本身都是快慢不等的三拍
子,类似圆舞曲和波兰舞曲的风格,整体上是假面舞会的热闹、生动、嬉戏
的气氛。有些段落也有轻盈飘动,如同蝴蝶翻飞的形象。
《狂欢节》
《狂欢节》写于年,是舒曼的代表作,也是他的钢琴作品中上演得
最多的。该曲的形式、构思、风格都与《蝴蝶》相似,但规模更大,技巧更
为成熟,内容及对比都更丰富。这首作品还有个副标题,叫作“四个音符的
小景”。所谓四个音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