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茶在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从我国发现和利用茶树到现在,经过近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茶叶已成为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全国约有1亿人从事茶叶的产、供、销和科研教学工作,茶叶是出口农副产品中大宗商品之一,由此可以看到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一、茶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茶叶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因为饮茶有益于人体健康,可防治多种疾病,而且饮茶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我国民间有句俗语,即“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客来敬茶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习俗。可见,茶在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随着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茶叶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我国边疆少数民族,更是离不开茶叶。由于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边疆地区缺少蔬菜、果品,而人们吃的又是富含脂肪及蛋白质的牛羊肉,需要饮茶以分解脂肪、帮助消化,同时,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饮茶可以预防因少食蔬菜、果品而缺乏维生素所引起的疾病,所以少数民族更是不可一日无茶。二、茶是山区茶农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国茶区分布很广,从事茶业的人数众多,全国茶农人数约8000万。在重点产茶县,如安徽祁门、湖南安化、福建寿宁、湖北恩施、浙江嵊(sheng)县等,茶叶生产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一半左右。一般产茶县的茶叶生产收入也约占其全年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搞好茶叶生产,对提高山区茶农的生活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三、我国茶区分布范围广中国茶区分布在北纬18。~37。、东经94。~112。的广阔范围内。我国有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陕西、甘肃、西藏、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海南、江西、台湾等20个省市区产茶,从海拔几十米的平原到海拔2600米的高山,有上千个县市产茶。而各地的地形、土壤、气候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对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生产影响极大。在不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的茶树,从而决定了不同的茶叶品质。目前我国茶区大致分为4个,即:江北茶区、江南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1、江北茶区江北茶区地形较复杂,与其他茶区相比,气温低,积温少,茶树新梢生长期短,包括甘肃、陕南、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江北茶区适制绿茶。2、江南茶区江南茶区大多处于丘陵低山地区,也有海拔在1000米的高山,高山茶园土壤土层深厚,土质较肥沃,而低丘茶园,土层浅薄,土壤结构差,有“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团糟”的现象,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湘、浙、赣、鄂南、皖南和苏南等地,适宜发展绿茶、青茶、花茶和名特茶。3、西南茶区西南茶区的各地气候变化大,水热条件较好,包括黔、川、滇中北和藏东南等地,适产红碎茶、绿茶、普洱茶、花茶、边销茶、名特茶等。4、华南茶区华南茶区水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包括闽中南、台、粤中南、海南、桂南和滇南等地,适宜加工红茶、普洱茶、六堡茶、青茶等。四、我国茶叶生产和销售我国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叶种类丰富,早在1000多年前中国茶叶就运销国外。在我国茶叶生产中,茶叶出口为国家创收了大量外汇,但茶叶内销始终占主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