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浅论加强高校“80后”青年辅导员队伍建设.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论加强高校“80后”青年辅导员队伍建设.doc

上传人:豆芽 2014/2/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论加强高校“80后”青年辅导员队伍建设.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论加强高校“80后”青年辅导员队伍建设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人格教育,引导并管理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学会学****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发展本领的艰巨任务。新世纪以来,随着大学的大规模扩招浪潮的日益扩展,越来越多的“80后”青年辅导员加入到大学生辅导员队伍中。而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他们的建设就显得越来越迫切。
【关键词】高校“80后”青年辅导员

新世纪以来,随着大学的大规模扩招浪潮的日益扩展,越来越多的“80后”青年辅导员加入到大学生辅导员队伍中。而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他们的建设就显得越来越迫切。

一、当前“80后”青年辅导员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职业角色定位不准确。一些
“80后”青年辅导员与学生年龄相差不大,思维活跃,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但刚刚从一名大学生转变成高校教师,走出象牙塔后,人生观、价值观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冲击,其生活阅历就决定了他们在担负”人生导航”职责时的局限性。加之学生工作又有复杂、多变的特点,这给青年辅导员开展工作增加了难度。如何才能扮演好亦师亦友的职业角色,既保持老师地位又成为学生的朋友,既有亲和力又有权威感是广大年轻辅导员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第二,专业素养不够。大多数“80后”青年辅导员并非毕业于教育或思政专业,先天性地缺乏教育、管理、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知识结构的不合理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在多元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有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知识更新的挑战、价值多样化和知识多元化的挑战。
深入分析“80后”青年辅导员队伍存在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应该说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又有客观方面的因素;既有“大气候”的影响,又有“小环境”的制约。笔者以为,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认同度不够高。一些高校对专职辅导员配备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人员配备不到位,有的即使配备了,也没有给予真正的予以重视。(2)管理上缺乏有效机制。部分高校还没有真正建立起齐抓共管的辅导员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没有确立和执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制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学生工作部门的事。(3)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思想上畏难,内容上滞后,形式上单一,方法上落后。(4)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方面,工作队伍不稳,工作网络不全,工作职责不明,工作水平不高,专职工作队伍不健全,忽视对辅导员队伍的关心、支持和培养。这些导致了辅导员
”专职不专”,从事了不少与自己本职工作的无关的事情,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发挥。

二、加强“80后”青年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如何落实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这是我们高校必须认真思考并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要采取相应措施健全和完善辅导员制度才能把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搞好。主要包括两大方面。首先,各级高校要切实加强和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其次,“80后”辅导员本身也应加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