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分析小儿围术期疼痛治疗.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分析小儿围术期疼痛治疗.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9/10/28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分析小儿围术期疼痛治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分析小儿围术期疼痛治疗唐志洪(峨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峨眉山614200)【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7-0018-02【摘要】小儿围术期疼痛危害性较大,应结合小儿疼痛特点,综合疼痛评估,给予恰当的镇痛治疗,以此减轻患儿痛苦,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达到促进患儿早日康复的目的。木文将从分析小儿围术期疼痛特点入手,综合小儿疼痛评估,分析不同的镇痛治疗方法。【关键词】小儿围术期疼痛治疗小儿镇痛是临床重点研究问题,据相关医学调查统计,有85%的麻醉师认为新牛儿和婴幼儿可感知疼痛,但术后需要镇痛者偏少。然而仍有错误观点认为,新牛儿神经系统尚未成熟,神经传导纤维尚未形成髓鞘,疼痛敏感度较差;同时,还有观念误认为新牛儿使用镇痛剂会发牛依赖或呼吸抑制,为此临床常忽视新牛儿的疼痛。但据牛理解剖学硏究发现,在胎儿期就已形成伤害性刺激神经束髓鞘,因此婴幼儿对疼痛有敏感,同时,疼痛对新生儿,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反应,所以小儿疼痛是临床不容忽视的问题⑴。本文将针对新生儿围术期疼痛治疗进行综述如下。1小儿疼痛特点新牛儿感知疼痛较***更持久、强烈,但无典型临床特征。新牛儿疼痛仅表现为阵发性疼痛,疼痛强度发牛后迅速减弱,但诱发疼痛因素仍存在。例如新牛儿产伤骨折后,常于数月后被发现。2小儿疼痛评估新牛儿与婴幼儿新牛儿术后应激较强,其并发症和死亡率均较高,围术期镇痛抑制应激反应,能明显改善患儿预后质量。镇痛治疗前应先对小儿疼痛进行评估,但由于新牛儿局限于语言能力的表达,临床对小儿疼痛评估往往只能通过新牛儿的行为、牛理指标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2]。、哭闹、四肢姿势及躯体摆动情况评估新生儿疼痛程度。一般因疼痛引起的哭声比较高尖,其持续时间长、频率多;面部表情采用加拿大BritishColumbia儿童医院制定的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FCS)进行疼痛评估;四肢及躯体观察采用婴儿躯体编码系统(IBCS),对新生儿四肢和躯干运动评分进行评估。同吋采取CHIPPS量表,对新生儿哭声、面部表情、躯干姿势、下肢姿势、躁动不安5个行为指标进行术后疼痛评估。、呼吸、心率、SPCO2、血浆激素水平等。,行为评估指标对痛觉具有特异性,生理评估指标既客观又敏感。两法联合应用的方法常采用早产儿疼痛评估(PIPP)、新生儿疼痛评估(NIPS)及幼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皱眉、挤眼、鼻唇沟、心率、SaO2及面部运动、觉醒程度进行疼痛评估。,对面部表情、哭闹、呼吸、上肢、腿部和觉醒状态进行疼痛评估。,采用线性图进行评估,分为0〜10等级,让小儿根据自身疼痛在等级上划记号,数字越大,疼痛越犬。(1)在选择小儿镇痛药物上,应个性化选择,依据病情、个人耐受能力等客观条件下,选择常规镇痛药物、局麻药、吸入***等,但医者应严格掌握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