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论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误区和解决办法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工具进入了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而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青睐。本文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中存在的误区作了初步的分析探索,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设想。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误区办法
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的缩写。从广义上讲,它指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包括在教学、研究、管理中以各种方式使用计算机;一般意义上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则是指教师将电脑作为教学媒体,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环境,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对话进行学时所说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我们的CAI教学在实际使用中尚存在很多误区,为此,本文想就这些误区做一些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误区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结合的活动,只有在师生共同参与下才能实现。但有的教师上课时往往排斥传统教学手段,丢掉粉笔和黑板,不管课程内容如何,一律采用无板书——CAI课件设计,课件成了教师讲稿的简单电子化形式,教师充当起讲稿放映操作员的角色,学生跟着计算机被动地学习,成了电子讲稿的看客。这种做法师生双方缺少沟通,“教”与“学”脱节,是必须避免的。
。CAI教学一定要从学科教学的需要和效果出发,进行系统、科学的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很多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忽略了教学的要求,单纯追求直观和生动,忘记了作为主体存在的学生的主动性。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全部教学设计理论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的,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用这样的课件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很容易进入一种“人灌+机灌”的课堂教学误区。而教师也受到定型情节的课件影响,完全围绕课件教学,缺少了课堂教学中最为精彩的“即兴发挥”。
,轻内容。多媒体运用过频或演示不当,片面追求“花俏的技术含量”,弄得学生眼花缭乱,成为“电灌”课,其效果可想而知。许多教师希望多媒体课件“好玩”一点,“花”一点,“档次”高一点,特别是用于公开教学或评优活动,不惜工本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制作,大量使用3DMAX、Photoshop,使一个课件动则数十兆(不利于交流传播),画面背景复杂,按钮繁多,一会儿小鸟飞过,一会儿火车轰响,令人目不暇接。这样的课件是哗众取宠,不但浪费了时间、精力,而且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辅助教学是不可取的。
“融合”。CAI教学大多以“观摩课”的方式成为教育教学中的一个点缀,信息技术并没有真正与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这主要是因为在CAI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老师自己开发高水平的课件,而开发课件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及研发经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CAI教学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实验教学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替代不了的,实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