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国防动员.-已自动恢复专业知识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22,338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防动员.-已自动恢复专业知识课件.ppt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19/10/30 文件大小:21.8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防动员.-已自动恢复专业知识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防动员的定义是国家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安全威胁,使社会诸领域的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或紧急状态的活动。包括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政治动员、民防动员、科技动员、装备动员等。国防动员工作全过程包括动员的准备、实施和复原。(将战争潜力转化为军事实力)。(威慑功能)。(实战功能)国防动员的意义30%——2万架工业界通常将生产450辆汽车所需的资金和物质消耗,折合为1架军用飞机。按此计算,日本只需将30%的汽车生产能力转产飞机制造业,便可年产2万架以上的军用飞机。目前日本汽车的产能可达3000万辆,产量为1000万辆以上。战争潜力转化15%——3万日本的机械制造业还能够提供雄厚的转产潜力,按45辆汽车转产1辆坦克计算,日本汽车业以15%的能力转产坦克,就可年产3万辆左右。日本主要有三菱重工、日本制钢和小松制作所三家企业生产坦克,仅三菱一家就有2000辆坦克的年生产能力。3%——35万日本火炮年产能力近万门,日军现装备各种火炮5000余门。二战时(1941年)日本用于生产火炮的钢材占当年钢产量的3%。,以3%即348万吨钢制造火炮,按每门火炮用钢10吨估算,可年产火炮35万门左右。实战功能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叙利亚集中51万地面部队和海、空军主力分别向以色列军队占领的西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发动突然进攻。埃军当天渡过苏伊士运河,8日摧毁以军“巴列夫”防线,叙军一度打到太巴列湖。面对战争初期不利形势,以色列迅速动员预备役部队,使总兵力增至40万人。决心先以北线为重点,集中使用空军主力对叙军阵地进行空袭,以3个师转入反攻。经激战,迅速击溃叙军。尔后于16日集中兵力转移西线,以军侦察突击队乔装埃军深入埃军后方,大肆破坏埃军萨姆—6防空导弹阵地,为以空军开辟空中走廊,以军后续部队乘隙渡过运河,在西岸建立桥头堡,并攻入埃及腹地,对埃军第3军团形成合围态势,战局顿时逆转。10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双方就地停火。埃及、以色列于22日,叙利亚于24日同意停火,此后先后签署了在西奈半岛脱离接触的协议。国防动员的分类按规模:总动员和局部动员;按方式:公开动员和秘密动员;按战争进程:战争初期动员和持续动员。总动员:亦称全面动员,是国家采取紧急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战争动员。即将全国军事、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转入战时轨道。决定实施总动员的权限,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总动员令通常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发布。具有:全面性、持续性、彻底性局部动员国家在部分地区或部门进行的动员。通常是动员部分武装力量和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战争。根据战争的发展,局部动员也可能上升为总动员。决定实施局部动员的权限,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有限性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