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高热护理常规.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热护理常规.doc

上传人:cx545616 2019/11/4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热护理常规.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体温升高,℃称发热,℃~℃称为高热,体温超过41℃称为超高热。体温过高,对人体器官有严重损伤,可引起惊厥、抽搐、昏迷。[护理评估]1、病史:了解发热的原因及诱因,询问发热的急、缓及伴随症状。2、症状:①体温上升期:畏寒或寒战,皮肤苍白无汗。②高热持续期: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加快,尿量减少。③退热期: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3、心理社会反应:因发热原因不明,患儿及家属焦虑不安。4、辅助检查:结合病史及体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助检查。[主要护理问题]1、体温过高与体温调定点升高等有关。2、情绪焦虑与体温上升期患者突然寒战、发冷等有关。3、疲乏与高热致体能消耗过多、摄人不足及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常等有关。4、体液不足与高热时出汗过多及摄入水量过少等有关。5、营养失调与进食过少及消耗增加有关。6、有坠床的危险与体温升高患儿烦躁有关。[护理措施]1、将患儿置于安静、舒适的环境,酌情通风。2、高热患儿易发生舌炎、齿龈炎等,应保持口腔清洁,防止感染和黏膜溃烂。3、高热患儿在降温过程中伴有大汗,应及时更换衣裤和被褥,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和床单干燥、舒适,防止皮肤受压与破损。4、饮食以清淡为宜,给细软、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5、严密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神志变化,观察治疗反应。体温在39℃以上,应予物理降温,方法有:使用冰袋或冰帽、冷敷、乙醇擦浴、温水擦浴、冰盐水灌肠、降温毯等措施。30min后再次测量体温,结果记录于体温单和护理记录单上。6、密切观察发热规律、特点及伴随症状,患儿大量出汗或退热时,注意有无虚脱现象。7、观察末梢循环情况:高热而四肢末梢厥冷、发绀者,往往提示病情严重,经治疗后体温下降和四肢末梢转暖,发绀减轻或消失,提示治疗有效。观察有无腹泻、出疹、出血或颅内压增高、惊厥等症状,以协助诊断。8、高热惊厥实施保护性约束措施前,防止坠床和碰伤,向患儿及家属书面告知并签字,床边备开口器与舌钳,防止舌咬伤,及时清除鼻咽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9、用药观察:应用激素、解热镇痛药、冬眠合剂等时,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健康指导]1、针对患儿发热原因,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加强感染性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增强体质及免疫力。2、指导患儿发热期注意休息、睡眠、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合理喂养,鼓励患儿多饮水。3、不能自行滥用退热药及抗生素,需要时应该由医师指导。[护理评价]1、物理降温后体温下降,高热伴随症状减轻或消失,患儿舒适。2、护理并发症预防处理及时、有效。3、患儿及家属了解发热基本知识,并能主动配合治疗。4、观察病情细致,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惊厥、抽搐等。5、急救药品、物品准备充分,患儿发生意外时,抢救及时有效。刷宏枫墅吕喷骏绍鄂温股帖队柳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