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研究延迟退休的意义.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研究延迟退休的意义.doc

上传人:ttteee8 2019/11/4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研究延迟退休的意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研究延迟退休的意义研究延迟退休的意义2016-12-21浏览:分享人:许新梦手机版目前,中国老龄化问题愈发严重,便有专家提出通过延迟退休的方式,降低年青一代的压力,也可减少国家养老支出。但并非人人都支持延迟退休,除了从年轻人就业方面的考量之外,亦有观点认为,延迟退休并不会让社会总体成本明显降低,因此没有实际意义,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院严伟便持有这种观点。近日,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院严伟发表了《延迟退休是自欺欺人的办法》一文,分析了延迟退休的必要性问题。在严伟看来,中国的养老问题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虽然抚养比看起来很高,但可以通过财政等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养老问题,何况延迟退休并不能降低社会总成本,因为更没有必要实行这项措施。最近,有学者再次提出所谓“抚养比”问题,称如果中国不提高退休年龄,到2050年,中国的抚养比将从2016年的下降到2050年的,这意味着2016年是5个年轻人养一个老年人,2050年则一个半年轻人就要养一个老人,他们将不堪重负。抚养比是指在人口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这不是第一次有人提出“抚养比”问题。但笔者认为,所谓“抚养比”不是问题的关键,把"抚养比”作为延期退休的理由不能成立,延迟退休也没什么实际意义,我国的养老问题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严重。无论是10个在职的养1个退休的,还是1个在职的养1个退休的,都是表面现象,都不能说明问题,也不能证明是否养得起、养得好。这个问题没有实质性意义,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很简单的道理,如同一个家庭,如果10个子女都收入很低,虽人数众多,他们也很难供养父母。相反,如果一个独生子女家庭,子女是高收入,则其父母就可以被很好地供养。问题的关键是看这个家庭的总收入,而不是这个家庭有几个子女。一个国家也是这样。30多年前,我国的所谓“抚养比”情况,要比现在低得多,全国在职的要比退休的多得多,退休人员总数也要比现在少得多。差不多就是10个在职的养1个退休的。30多年前,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总数大约只有1000万,而现在是8000万左右。30多年前,企业退休人员每月的退休金平均是四五十元,现在每月的养老金平均是两千元。而且现在1亿多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也领到了每月50元~100元的养老金。我国60岁以上老人的抚养情况、生活质量已经今非昔比,根本不能同日而语。上述事实充分说明,所谓“抚养比”跟国家能不能养得起退休人员、退休人员能不能领到养老金、领到多少养老金,没有太多关系。这些年来,我国不是只有60岁以上老人的数量在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60岁以上老人由数千万增加到目前的2亿,可是,同期财政收入由1100亿元增加到26万亿元(按照国际标准计算,一切国有机构的收入包括社会保障缴费、国有企业利润、国有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均为国家财政收入)。按照可比口径计算,30多年来我国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15%左右,最高年份曾经高达26%。从现在起,即使按照比较保守的7%的增长速度计算,每10年就翻一番。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约为4亿人,约增加1倍;同期,财政收入预计增长4倍,由26万亿元增加到104万亿元(按照2016年价格计算,下同)。由此可见,20年后,我国的财政实力更加强大,抚养老人的能力更强。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