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苏轼题画诗的意蕴.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轼题画诗的意蕴.doc

上传人:wxc6688 2019/11/7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轼题画诗的意蕴.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苏轼题画诗的意蕴引言题画诗是画家、诗人对画面内容、题材、思想有所感悟从而题上一首诗。其中,画家本人可以题诗,他人也可以题。题画诗可以表达画面所没有的内容抒发题诗人的感情;也可以谈论诗画作品的艺术风格;还可以赞美画面景物所蕴含的意境。关于题画诗的产生可以追溯至先秦两汉时期。那时,诗与画是各自独立发展的,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诗画创作开始逐渐融合,是题画诗产生的开端。至唐代诗画融合形成一种独立的诗体,到宋代随着绘画艺术繁盛,上自王侯将相,下至普通贫民,皆喜爱绘画,善功于绘画之人络绎不绝,题画诗的创作也发展到一个高峰,并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苏轼就是其中卓有成就的一位大文豪。在北宋的文人大家中,尤以苏轼的题画诗光彩夺目。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十分杰出的作家,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宋仁宗到宋徽宗五个朝代的兴衰更迭,饱尝了激烈的政治斗争,足迹遍布当时的重要州郡,生活阅历广泛,创作丰富多彩,在诗、词、散文、绘画、书法、音乐等各个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他写了很多题画诗,在我国题画诗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的题画诗不仅数量之多,而且很多都是题画诗集中的名篇。据清代王文注,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统计苏轼题画诗共有100题155首。他的题画诗不仅以诗评画,借物抒情,而且还从诗画创作中建立诗画同源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以诗歌理论为主,并将老庄以及六朝玄学理论用之于诗画创作与鉴赏。本文将以苏轼的题画诗为切入点,来品析这位大家对作品所抒发的意境以及对现实人生的诸多感慨。一、题画诗的体裁与分类(一)内容分类苏轼的题画诗从内容上可分为人物、山水、马牛、竹石花鸟虫鱼四大类。其中人物类26题(%),有《王维吴道子画》、《续丽人行》、《虢国夫人夜游图》等;山水类29题(%),有《<虔州八境图>八首》、《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惠崇春江晓景》等;畜兽类14题(%),如《书韩幹牧马图》、《韩幹马十四匹》、《书晁说之〈考牧图〉后》等等;竹石花鸟虫鱼及其它类33题(占33%),例如《书文与可墨竹》、《题文与可墨竹》等。具体说来,在宋以前所题多释道鬼神人物画、故实画、畜兽画,宋以后所题多山水画、草虫松竹画,畜兽科只有李公麟(李伯时)的马而已。古画中以人物畜兽为大宗,时人画以山水为大宗,也有一些花草石竹等题材,这与宋代绘画在整个绘画史上的地位是保持一致的,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先有人物、畜兽的画科,唐宋以后,山水科勃兴,宋以后,花鸟科繁荣,山水花鸟等科逐渐成为中国文人画的主流。(2)情境分类苏轼写题画诗,绝非为题画而题画,而是从题画诗中表现其内涵,从而联结诗歌与绘画两种艺术,表达了“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艺术见解。1、由画境走向实境实境,即现实之境,包括诗人自身的情况、画家的情况、议论、现实情景的反映等。此类题画诗先写画内之境,后又转移到画外之境。如《王维吴道子画》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当为实境。人物肖像画的品评,都是以人物现实生活的经历来言说人物的成功得失,如《自题金山画像》《次韵借观〈睢阳五老图〉》都着重表现画外之意。同类的还有《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惠崇春江晓景》《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共36题,63首。2、由实境走向画境画境,即画内之境,着重反应画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