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试论苏轼的以诗为词.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试论苏轼的以诗为词.doc

上传人:wxc6688 2019/11/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试论苏轼的以诗为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试论苏轼的以诗为词摘要:在词学史上,苏轼无疑是一个英雄。他继前人之后,对词进行全面改革,主张“以诗为词”,拓宽了词的表现领域,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改善了诗尊词卑的文坛现状。本文主要就是围绕他的“以诗为词”的词学主张来展开论述的。关键词:以诗为词艳科诗词同源“以诗为词”一语原出自陈师道的《后山诗话跋》,原文如下:“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此后,人们便将“以诗为词”概括为苏轼词学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苏轼的以诗为词,后人褒贬不一,王辉斌教授他的在《唐宋词史论稿》中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苏轼以诗为词,对书写离情相思的本色词深恶痛绝,要求词和诗一样,结果使词与诗在艺术技巧、题材内容等方面几乎完全等同,这是对词体艺术的一种破坏,对词的发展主要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这里,我对王教授的看法不敢苟同。在我看来,苏轼主张以诗为词,主要含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诗的标尺来衡量词的得失高下;第二,主张诗词同源;第三,改革词风,突破词为艳科的局限,开发词体的抒情功能,开拓词的表现疆域,使词如诗歌一般,“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以诗为标尺来衡量词的得失高下,是苏轼以诗为词的词学观的重要体现。他在《与蔡景繁书》中说:“颁示新词,此古人长短句诗也。得之惊喜,试勉继之,晚即面呈。”在《书张子野诗集后》中说:“子野诗笔老妙,歌词乃其余技耳。……”赵令畤的《侯鲭录》卷七也有相关记载: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出。胡仔的《苕溪鱼隐丛话·前集》卷四二引《王直方诗话》中有:东坡常以所作小词示无咎、文潜,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对曰:“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苏轼自己在《与鲜于子骏书》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1家。”以上言论都显示出一个共同趋向:即以诗为参照,在与诗的比较中来判定词的优劣。诗词同源,是苏轼以诗论词的思想基础和基本出发点。在苏轼看来,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异,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该是一致的,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其实这并不是苏轼一时兴起偶然为之的,而是针对当时不如人意的词坛实际,去有意为之的。词自晚唐五代流为“艳科”,功用狭窄,地位低下。入宋,已被士林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末技。人们认为,词只适宜于表现儿女之情、闺阁之思,作用无非是“析酲解愠”、“为一笑乐”而已,因此一些名公世卿于公私宴集、酒酣耳热之际,虽亦搦管填词,但都把它当作是花间樽前的“谑浪游戏”,并往往随之“自扫其迹”,唯恐有损名誉。在宋初文人眼中,词的作用和地位,“方之曲艺,犹不逮也”。宋真宗时期的西昆体诗人钱惟演就公然宣称:“平生唯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欲阅小词。”词在宋初士大夫文学家心目中的地位之低下,由此可见一斑。即便是文学泰斗欧阳修,对词也只是抱着“赶陈薄技、聊佐清欢”的游戏态度。魏泰《东轩笔录》卷五还有记载:“王荆公初为参政,闲日看晏元献(殊)小词而笑曰:‘为宰相而作小词,可乎?’”这是王安石对词的态度。由此可以说,词为“艳科”、“小道”是宋初文人头脑中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然而诗在那时的人们心中,是崇高的是主流文化中的“大道”。苏轼主张以诗论词、诗词同源,就是为了破除词卑这一观念,使诗词同道河流,进而推尊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