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王芝琳蓝天杯教学设计《算24点》淮安市枚乘路小学王芝琳223003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42—43页。教材简解:《算24点》是一节数学活动课,一节数学思维训练课。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加强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材编排思路:内容方面:通过学生熟悉的扑克牌,将数学连乘,连除和乘除计算与扑克牌实际生活联系,它是孩子利用加、减、乘、除解决问题的一个良好的学习活动。教学中由浅入深,从三张牌开始,再到四张牌。一方面让孩子将自己的解答过程写出来,另一方面提倡孩子探索多种方法。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思维方面:通过算“24点”一为巩固表内乘除法,二为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与人合作、竞争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判断意识。教材编排特点:1、整个教学共分为四个环节1、学一学,让学生感受到活动的趣味。2、算一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试一试,让学生感受到算法的多样化。4、比一比,摆正竞争心态。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探索中获取知识。在教学一开始可以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扑克牌、采用对对碰的形式总结出算24点的技巧:看到8想到3、看到4想到6、看到2想到12,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鲜明的目标,动手、动口和动脑,在游戏中内化知识、口诀,进而运用知识、口诀进行计算,实现活动目标。在游戏中的一次次成功,既给学生带来愉悦,也让学生体验成功,由此会使更多学生亲近数学、喜欢数学。同时活动中出现的一些简捷而新奇的算法,在老师的肯定下也将播下创新的种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24点”的基本方法与技能。;相同的几张牌有不同的算法。能力目标:通过试算、调整等思考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算24点的规则和基本方法。教学难点:会用4张牌算24点。设计理念: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教学加强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以“数学+活动”突出数学活动课的活动性、自主性和渗透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游戏,诱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概括交流,并让学生运用知识去大胆创新。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设计思路:这份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玩扑克牌的形式,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组织学生自主活动巩固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