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9
文档名称:

【课外读物类】白话鬼谷子.pdf

格式:pdf   页数:1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课外读物类】白话鬼谷子.pdf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7/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课外读物类】白话鬼谷子.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前言

我国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在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古代兵书是
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兵书的种类繁多,内容包括战史、谋略、阵法、
阵图、军制、兵策、天象地候、疆防、将帅、后勤等等。古代兵书除兵家专
著外,还散见于历代王朝的政书、史料中的军事部分,文史家论兵等大量军
事学资料。
中国兵书,虽然卷帙浩繁,但在流传中也多有散失。除战乱兵荒外,一
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统治者焚毁兵书,不准民间随意抄藏。
纵观历史,在古代文化经典中,凝聚人类韬略最丰富、最集中的著作就
是兵书。古代兵书在人类文明发达、社会进步的现代,仍具耀眼的异彩。
为了当代大众的需要,不少有心人选取了中国古代兵书精华,奉献于读
者,让人们从千百年来人类生死搏杀的经验中,开悟智谋。
中国传统兵法著述,粗略统计约有余种,但世传者仅有多种,
而其中称得上精品的却为数不多。《鬼谷子》便是这少数精品中的一种。《鬼
谷子》本来不是兵家专著,而是纵横家理论争鸣的著作。然而,自古以来,
非兵者论兵,已是常事,所以纵横家的祖师——鬼谷子,也在纵横术中论及
兵法,因此,《鬼谷子》也列入兵法名著之中。
鬼谷子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是我国战国时代纵
横家的鼻祖,他的学生苏秦、张仪,曾以合纵连横之策游说各国诸侯,并以
此决定了秦与六国对峙及由秦统一中国的政治局势。相传著名兵法家孙膑和
战国名将庞涓也是他的学生。作为一位老师,能教出如此有名的四位学生,
而且皆以对立形式争霸政坛,名垂后世,并在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各显非凡的
才能。他们的老师是怎么教授他们的呢?看来,鬼谷子确实是一位令人神往
的人物。
关于鬼谷子的身世,说法不一。最早记载鬼谷子的是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苏秦列传》中说: “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子齐,而****之
于鬼谷先生。”《史记·张仪列传》也有记载: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
苏秦俱事鬼谷先生。”而乐壹在注《鬼谷子》一书时却说:“苏秦欲神秘其
道,故假名鬼谷。”提出鬼谷先生是苏秦特意造出的,借以抬高自己的身份,
其实并无鬼谷其人。与学者的观点不同,道教则以自己的神秘方式,将鬼谷
子纳入道教神仙谱系,认为鬼谷先生曾在人间活了百尔岁,而后不知去向。
道教把鬼谷先生称为“古之真仙也”,所以《鬼谷子》一书完整地保留在道
家的经典《道藏》中。而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又把鬼谷子描绘成能撒豆成兵、
呼风唤雨、预知吉凶、妙手回春的神仙。
那么,鬼谷子究竟是何许人?从《史记》记载中考察,鬼谷子确有其人,
生活在公元前世纪,姓王名栩,自号鬼谷子,曾教出苏秦、张仪、孙膑、
庞涓等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是当时的知名人士。但他不愿为官,过着隐居
生活,所以他的详情不为世人所知,因而关于他的身世,充满神秘色彩。
《鬼谷子》一书,内容主要是大量的谋略术,与军事相关,涉及大量的
军事气象学、军事心理学,以及布阵法等,所以称为兵法。然而,作为游说
诸侯的纵横术,是《鬼谷子》一书的主体内容。
纵横术是外交家的权谋,充满了诈谋、阴谋、诡道。这些谋智,将古代
政治、外交、军事中的诡密术和投机术充分地显示出来,表现诡辩的逻辑思
维价值,尤其是为“阴谋术”提供了理论思维的依据。
纵横家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用“阴谋”、“诡计”认识世界,解决争
端,指挥军政活动,在诸侯割据,群雄争霸的时代,曾横行于天下。尽管纵
横术在后来被儒士贬为“小夫蛇鼠之智,家用之则家亡,国用之则国偾,天
下用之则失天下”。但是,纵横术那充满智慧的谋略术,在社会的政治、外
交、军事、经济活动中,仍然继续发挥其难以取代的作用。
当今的社会,充满了尖锐、激烈、复杂、纷繁的竞争,在这些竞争中,
人们在遵守法律、道德的同时,在许多情况下,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智
谋、测算、分析等等。特别在商业谈判中,辩证机智、技巧几乎无所不在,
所以,在商业经济时代,人们更应善于识破来自对方的形形色色的诡辩形式
或韬略智谋,从而保证自已免受损失。因此,人们更注重研究各种谋略之术,
这使得过去曾为少数人垄断的谋略术走向大众化。当大众走向人人皆知韬略
的时代,就会少受少数人的愚弄,从而使得人与人之间更为坦诚。
在谋略大众化的现代,《鬼谷子》便以其独特的谋略风采,格外受到人
们的重视。在现代生活中,人们不仅借鉴其兵谋策略、外交策略、政治策略,
而且将其谋略思想广泛应用于经济活动之中,用经营谋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
胜。《鬼谷子》一书所倡导的辩证论或诡辩论,令人心服,不仅在中国受到
重视,而且世界上的军政权谋家及企业家也给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