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刘大白作品赏析刘大白作品赏析刘大白(1880-1932),原名金庆棱,辛亥革命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伯贞,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现代诗人,文学史家。他在“五四运动”前就开始写白话诗,是新诗倡导者之一。他的诗主要描写民众疾苦,体现了新诗由旧诗蜕化而来的特点,感情浓烈,语言明快,通俗易懂,触及重大的社会课题和鲜明的乡土色彩,在“五四”时期的诗坛上别具一格,影响巨大。代表作品:《旧梦》(诗集)1924《邮吻》(诗集)1926《旧诗新话》(诗论)1928《白屋说诗》(诗论)1929《白屋文话》(杂文)1929《再造》(诗集)1929《丁宁》(诗集)1929《卖布谣》(诗集)1929《秋之泪》(诗集)1930《白屋书信徐蔚南编》1932《中国文学史》1933《文字学概论》1933《故事的坛子》(散文)1934《白屋遗诗》(旧诗)1935作品赏析:《邮吻》我不是不能用指头儿撕,我不是不能用剪刀儿剖,只是缓缓地轻轻地很仔细地挑开了紫色的信唇;我知道这信唇里面,藏著她秘密的一吻。从她底很郑重的折叠里,我把那粉红色的信笺,很郑重地展开了。我把她很郑重地写的一字字一行行,一行行一字字地很郑重地读了。我不是爱那一角模糊的邮印,我不是爱那幅精致的花纹,只是缓缓地轻轻地很仔细地揭起那绿色的邮花;我知道这邮花背後,藏著她秘密的一吻。在这首诗中,善于取事,巧于立意,通过对写信拆信等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热恋中的青年喜悦的心态。诗中,“很仔细地挑”与“用指头儿撕”、“用剪刀儿刨”形成鲜明对比,仿佛能看到诗人对读信的迫切心情,但又对爱人的来信珍视、怜惜的温柔。随后,诗人用了四个郑重,来表达对爱人的珍视与笃定,也正是因为对这份感情的珍视,诗人才郑重地“一字字一行行”,“一行行一字字”地把来信读了又读,不但如此,诗人甚至“缓缓地、轻轻地”“很仔细地揭起那绿色的邮花”,因为他坚信,这张小小的邮花中,“藏着她秘密的一吻”。我们虽然不知信中内容,但仿佛可见美丽的女子将写给爱人的信甜蜜地藏在信封中,在郑重折好的信唇上、在端端正正贴好的邮花上深情一吻,然后,便开始了甜蜜的期盼。《卖布谣》一嫂嫂织布, 哥哥卖布。卖布买米, 有饭落肚。嫂嫂织布, 哥哥卖布。弟弟裤破, 没布补裤。嫂嫂织布, 哥哥卖布。是谁买布, 前村财主与地主。土布粗, 洋布细。洋布便宜, 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 饿倒哥哥嫂嫂! 二布机轧轧, 雄鸡哑哑。布长夜短, 心乱如麻。四更落机, 五更赶路。空肚出门, 土城卖布。上城卖布, 城门难过。放过洋货, 捺住土货。没钱完损, 夺布充公。夺布犹可, 押人太凶! 饶我饶我! 扣留所里坐坐这首诗以质朴、简洁的语言,表现出当时农村手工业劳动者的辛劳悲苦。第一段用递进的手法描述了“嫂嫂织布,哥哥买布”从勉强可以糊口,到“土布没人要,饿到哥哥嫂嫂”的过程,揭露了由于世界资本主义向我国农村市场大倾销洋货,使我国农村手工业遭受破坏的社会现实。第二段的内容中叙述了封建统治势力成为压迫劳动人民的帮凶,完全不顾劳动人民的悲苦生活,勾画出当时洋货充斥市场造成农村手工业劳动者经济破产的图景,揭露与控诉了“夺布充公”、“押人太凶”等社会黑暗现象,流露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