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诚实守信》说课稿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668更新时间:2006-11-2316:17:0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诚实守信》(第一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诚实守信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善待他人》中的第一节,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从课程标准的角度看,思想品德课程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而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最基本原则,是与人交往、处理好人际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品德;从社会发展的层面看,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教育初中生形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以诚实守信为荣,对社会的诚信意识的普及与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理解三个问题:什么是诚信?为什么要诚信?怎样做到诚信??能力目标:通过活动,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培养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自己做一个诚实的人,过诚实生活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诚实守信是最重要的交往品德,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树立以诚实守信为荣,以撒谎、失信为耻的意识,形成稳定的诚信道德情感(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为什么要诚信?(诚信的意义);2、怎样做到诚信?(拒谎言重承诺)难点:诚信的意义二、说学生:八年级学生在认知结构上,对诚实守信的含义有基本的认识,但初中生由于生活阅历简单,正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阶段,他们对诚信品质的重要性仍缺乏深刻的认识,包括诚信与个人品德的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诚信在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等。在情感上,虽然愿意选择诚信行为,但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老实人吃亏”等不道德的观念流行,再加上有时诚信的行为可能带来利益的损失或受到惩罚,而不诚信的行为则可能带来利益的获得或可以逃避惩罚。这些都使学生产生“诚信不如不诚信”的感觉,对学生坚持诚信行为产生负面的影响。三、说教法教法:1、我将通过“活动——探究”这一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思考、辩论中达到“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把学习的过程、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明理、践行。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说学法学法:活动探究法:通过自主参与“人生AB剧”、“小小辩论会”、“心理访谈”、“情境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生活经验,在活动中体验,体验中明理。参与学习法:通过互动式交流,列举事例,辩论,接受心理采访等方式,主动参与教学,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在快乐、和谐、富有成就感的教学激励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五、探究活动准备:学生准备:收集相关的诚信故事,与诚信有关的正反两方面的材料。为课堂辩论作准备。排练“人生AB剧”教师准备:收集诚信方面的正反方面材料,包括相关诚信故事。为指导课堂辩论做准备。指导学生排演“人生AB剧”。六、说教学程序:本课由“人生AB剧”、“小小辩论会”、“心理访谈”、“情境体验”等四个主要活动有机构成,依次展开,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即“什么是诚信”、“为什么要诚信”、“怎样做到诚信”。活动一:人生AB剧表演这个活动是让学生根据课本“探究园”提供的材料,补充故事可能有的几种结局。这样设计的目的有两个:一方面想使材料更具生动形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以此导入诚信话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