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传统零售业的电子商务模式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53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统零售业的电子商务模式分析.doc

上传人:wuxwivg046 2019/11/20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统零售业的电子商务模式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传统零售业的电子商务模式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中国传统零售企业如何通过自身优势结合电子商务的特点,解决运营中的种种问题,发展自己特有的电子商务模式。电子商务可以彻底改变传统零售业的经营模式,减少企业运行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极大地扩张企业的市场覆盖面、增加企业的赢利机会。因此开展电子商务是传统零售业应对新商业模式挑战的必行之路。关键词:传统零售业电子商务发展历程引言随着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消费模式。以美国为例,2001年至2007年,电子商务占美国消费市场总额从8%大幅上升至35%,显示美国的消费模式正从传统型消费逐渐向电子商务型消费转变。中国电子商务经过近十年的纵深发展,同样给传统零售业的运行和管理模式带来巨大冲击。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7万亿元,%。网络购物交易规模超7700亿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电子认证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翻两番,突破18万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超过9%。面对逐年下降的市场份额,一部分传统零售企业已经开始试水电子商务,实施“线上线下同步发展”战略。但很多传统零售企业仍未就如何确保在竞争激烈的电商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制定明确的经营战略。一、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历程零售业从产生到现在先后经过了8次革命:百货商店、一价商店、连锁商店、超级市场、购物中心、自动售货机、步行商业街、多媒体售货包括邮购、网上商店等。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综合性的零售革命。从90年代初期日用型传统百货向时尚型现代百货转型,到90年代后期超市卖场的引进。总体而言,中国零售业近年的发展趋势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连锁经营大型连锁超市已经占领我国日用消费品零售市场的40%,并呈现集中度高、局部市场饱和的趋势。大型百货连锁店通过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不断提升产品层次,力图占领高端消费市场。(二)百货业的区位转移随着百货业竞争日趋激烈和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一线城市的百货业已经日渐规模,各大企业把目标转向占中国城镇消费总额超过60%的三四线城市。(三)购物中心化随着百货业规模的扩张,购物中心的兴起,百货店也趋向购物中心化,即订货+超市+配套服务项目(餐饮、娱乐等)模式,通过完善的功能实现顾客的“一站式”购物。(四)差异化经营由于购物中心普遍品牌同质化、经营模式相对固化,差异化经营成为零售业不断改革的动力。购物中心为顺应不断细化的消费者市场,引入差异化经营,以巩固消费群体的分类消费意识,增强自身的区域优势。(五)电子商务崛起作为新业态的电子商务具有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等特点,为零售企业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成为零售业新的增长点。电子商务近几年的迅猛发展使零售业市场有效弱化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二、电子商务的定义和运作模式 1977年11月,国际商会在世界电子商务会议上,将电子商务定义为:电子商务,是指对整个贸易活动实现电子化。欧洲议会组织在《电子商务欧洲》中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方式的商务活动。它涉及许多方面的活动,包括货物电子贸易和服务、在线数据传递、电子资金划拨、电子证券交易、电子证券交易、电子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