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清塘荷韵.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清塘荷韵.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1/20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清塘荷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线索,体会文中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2、品味荷之韵:张扬生命的强者,彻悟生命的智者3、讨论探究荷花在中国独特的文化内涵教学重难点:1、品味荷之韵2、让学生体会莲荷顽强的生命力,结合自我人生体验,获得人生的感悟,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和生命。教法:阅读——讨论——体悟教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诗词导入荷的形象、荷塘的景致,时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驻足;关于荷的诗文,也时常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陶醉。你读过哪些关于荷花的诗文?教师:古代的文人墨客描写荷花的诗文也是举不胜举的,仅在《全唐诗》中就有十九首写荷花的诗。荷花是美丽、圣洁的,人们在荷花身上往往也寄托了不同的感情,在杨万里的笔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可见他既喜爱初露水面那清纯的小荷,又喜爱热烈盛开的荷花。周敦颐的《爱莲说》写的是莲荷高洁的品性,朱自清《荷塘月色》写的是物境之美,表达的是自己淡淡的忧伤和喜悦,而当代著名学者,散文家季羡林老人在86岁高龄写的《清塘荷韵》又是写荷花什么呢?他对荷花情有何钟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清塘荷韵”的世界,感受一下季老笔下荷花的别样魅力。二、检查预****1、请你谈谈你所了解的季羡林。(配合作者图片及文字,简介季羡林生平学术成就及创作。)——季羡林:1911年生,山东临清县人。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5年留学德国,,出访过几十个国家,且掌握几种古老的文字,对印度文化与佛学又有深入研究,、曾任北大副校长、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出版有散文集《牛棚杂忆》等。季老研究佛学梵文较有造诣,他的研究与印度文化、佛教有着密切关系。佛教自西汉东移传入我国,作为佛教“净土”代表的荷花丰富了中国荷花文化的内涵。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莲花(即荷花)是释迦牟尼的宝座,它是不受轮回的污浊环境影响的“佛的本质”,加上季老又是一个道家思想较浓厚的一个人,他追求清静无忧,荷花正像一个品行高洁的隐居者一样,正符合季老的追求。所以才会对荷花特别的情有独钟。2、生字词脍炙人口(kuài  zhì)接踵而至(zhǒng)细弱单薄(bó)旮旮旯旯(gā  ga  lá  lá)耄耋 (mào  dié)旖旎(yǐ  nǐ)柔和美好。蓇葖(gū tū)睥睨(pì  nì)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三、整体感知  1、按照时间顺序,作者描述了荷花生长的哪几个阶段,作者的情感又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课文,圈画出相关语句。明确:荷花真正长成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线索:荷花2、这四个时间段,作者的心情也因荷花的生长不同情况而不同,完成下表。时间“我”的行动荷花的生长情况“我”的心情变化第一年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心里总希望‘小荷才露尖尖角’”失望第二年翘盼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水面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完全灰心第三年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五六片圆圆的绿叶,平卧在水面上,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虽微有希望但仍令人灰心第四年 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