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海勃湾发电厂海勃湾发电厂储灰场管道改造施工方案海勃湾发电厂生产部2009年06月04日第一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为保证海勃湾电厂储灰场排灰管道改造工程顺利、圆满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特编制以下施工组织设计敬请领导、专家审核。其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严格遵循如下文件及标准规范执行。一、《海勃湾电厂储贮灰场排灰管道改造工程初步方案》二、《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原则》三、《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SDJ280-90四、《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五、《电力施工质量检验技术评定标准》六、《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七、其它应遵循的文件第二节工程综合说明一、工程概况海勃湾电厂分三期工程建设,一期工程2×100MW机组于1992年投产,于2007年7月退役,二期工程2×200MW机组于2002年投产,三期工程于2005年12月投产,二、三期工程机组正在服役,海电二、三期工程扩建后,未建新的储灰场,全部共同使用原一期工程储灰场,一、二、三期工程输灰管线单独铺设。储灰场位于电厂南侧约2公里、蒙宁109国道东侧约800米,、。储灰场主坝为为西坝,,为干石护坡坝体。储灰场北、东、南侧依靠天然山体为坝,储灰场分南北共设两处溢流竖井,回收水全部从该坝体下方设置的涵洞回收至西侧的澄清池,排水涵洞规格为1400×1600mm,200c砼浇注,厚度200mm。目前回收水泵房建有两座,分别称南、北泵房。二、储灰场存在的主要问题:1、目前储灰场库容已满。由于坝内灰位增长速度太快,,个别地方达到坝顶高度,按照初步估算,剩余库容至多70万立方米。按照行业规定,,因此海勃湾发电厂的储灰场处于警戒状态。2007年7月,我厂完成了一期工程2×100MW机组关停任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基本稳定在1060MW装机容量。按照2008年预测的负荷率65%-75%、结合当地煤种灰份平均40%推算,每天入炉煤约10000吨,产生的灰渣、锅炉尾部细灰总量为3000立方米,每年为储灰场输送约110万立方米。如不对储灰场实施改造增加库容、维持目前的运行方式,则储灰场在今年就处于瘫痪状态。2、储灰场在每年的春季、冬季发生扬灰现象,由于储灰场距离西侧的109国道距离约800m,每年因灰场扬灰给周边地区造成一定程度的粉尘污染,曾多次被当地环保部门罚款。3、储灰场北侧现有的溢流竖井全部堵死,且几乎被灰渣掩埋,该溢流竖井的排水涵洞以已堵塞。4、储灰场每到气温回暖后,灰场回收水增多,但是由于回收水量太大,超出厂内利用能力,因此部分外排,目前正在治理。5、储灰场南侧子坝体自2007年开始向外渗水,在坝体内前方溢流水有旋转迹象,极易造成对坝体的冲刷,长久下去易造成管涌的后果。6、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到雨季来临时如不能及时完成治理改造,灰水将漫过主坝,对下游的村庄、公路造成无法预计的后果。三、储灰场改造方案1、方案概述目前贮灰场库容已满,坝内灰位增长速度太快,,个别地方达到坝顶高度,并开始溢流。,所以目前灰坝完全是超负荷运行,运行不当极有可能有垮坝的危险。根据目前灰场运行的实际情况,为缓解运行压力,,二是采用水力冲填工艺在原灰场内倒腾煤灰筑坝,,第三种方案属原灰场排灰管道改造加筑子坝可不需要设计,马上就能实施,且不影响灰场正常运行,一次投入少量资金可满足灰场3-5年运行周期。2、(长峰公司、运行部、生产部负责施工),煤灰堆积高度按5米计,顶宽10米,内外坡比1:。根据灰场地形分析在西侧山口处有大约80米山体岈口与北侧东部有200米地势较低,需对南侧2处原山体底处进行加固和加高,加高按原北坝设计标准顶宽10米,高层3米;(综服公司、乌海市重德环保工程公司、运行部、生产部负责施工)现东坝积水较多,南、北竖井已基本形成干滩,灰水全部积存至东坝。如在东坝设立排灰口后,可以使东坝处的灰面逐渐升高,将灰水挤压至南、北竖井处,使灰场回收水量增加,,采用φ273x8管道接至竖井北侧;三期2条排灰管在1100米处断开,安装φ273x8管道向东侧坝上延伸加装6个排灰口,、对原北侧竖井盲沟损坏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加固措施并利用高压水泵冲挖淤积部分以彻底疏通盲沟,保证灰场排水正常。(长峰公司、运行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