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文档名称:

扬州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241KB   页数:6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扬州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19/11/28 文件大小:2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扬州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扬州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扬州市旅游局二〇一〇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与环境背景 1第一节“十一五”发展情况回顾 1第二节“十二五”发展环境 6第二章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11第一节指导思想 11第二节战略目标 11第三节发展战略 14第三章空间布局与旅游产品建设 17第一节空间布局 17第二节重点项目建设 18第三节旅游产品体系建设 24第四节节庆活动策划 26第四章旅游配套要素完善 29第一节旅游交通 29第二节旅行社 31第三节旅游住宿设施 32第四节旅游餐饮 35第五节娱乐休闲 38第六节旅游商品与旅游购物 39第七节旅游景区 41第八节旅游人力资源 42第五章旅游目的地建设 45第一节完善旅游城镇体系 45第二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45第三节旅游标准化建设 47第四节旅游信息化建设 48第六章旅游市场营销 50第一节市场营销目标 50第二节市场定位 50第三节营销措施 51第七章旅游产业保障体系 54第一节旅游政策扶持 54第二节旅游行业监管 55第三节旅游环境保障 57第四节旅游运行机制 59第五节旅游规划实施 60第一章发展基础与环境背景第一节“十一五”发展情况回顾一、“十一五”发展实绩“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突出重点、效率优先、培育核心竞争力等原则,采用科学规划、市场开发、管理创新、品牌带动、产业整合、优化环境、人才培育等手段,着力推进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的转型,全面实施城市旅游化改造,拓展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构建了更加多元、更为开放的旅游产业体系,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扬州市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初步实现了将扬州打造为旅游强市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回顾“十一五”,我市旅游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一)旅游经济上了新台阶根据我市2009年旅游发展实绩,结合2010年实际发展情况,预计到2010年底,即“十一五”期末,全市旅游总接待人数达到2700万人次,是“十五”,%;入境游客达到57万人次,是“十五”,%;旅游总收入达到295亿元,是“十五”,%;,是“十五”,%。(见表1-1)表1-1扬州旅游业“十一五”计划执行情况计划指标2005年实绩“十一五”期末(2010年)计划目标2010年实绩(预计)2010年完成计划的(%)“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长(%)接待入境旅游者(万人次)(亿美元)(万人次)(亿元人民币)(亿元人民币)(%)--旅游增加值(亿元人民币)(%)-(二)旅游发展理念有了新突破2007年我市召开了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确定了我市“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方向,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从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会后出台的《旅游名城建设行动计划》成为我市2007年—2009年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据。2010年我市明确了“打造旅游产业强市”的发展目标,并出台了指引我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扬州市旅游产业(2010-2012)三年发展行动计划》。(三)城市旅游形象有了新特色“十一五”期间,我市在巧打“古城牌”、“美食牌”、“美女牌”、“名人牌”、“盐商牌”的基础上,突出“生态、文化、精致、宜居”特色,春有“烟花三月”,夏有“扬州的夏日”,秋有“运博会”,冬有“温泉沐浴节”,不断放大扬州城市的品牌效应,形成政府宣传、行业推广、企业营销三位一体的旅游宣传新架构,塑造了观光与休闲并重的城市旅游形象。(四)旅游品质快速提升目前我市已创成全国唯一的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1家;3A级以上等级旅游景区10家,其中5A级景区1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3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7家;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2家;四星级以上饭店9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家;国际旅行社3家。(五)旅游产品结构优化整合“十一五”期间,我市依据《旅游名城建设行动计划》,重点实施了历史街区保护利用工程、瘦西湖东扩工程、文化博览城建设工程、名城解读工程、绿杨城郭新扬州工程、城市文明推进工程、旅游环境整治工程、民风民俗民艺展示工程。在市区重点旅游项目不断推进的同时,仪征枣林湾、宝应白鹿岛、瓜洲润扬湿地公园等一批县(市)旅游项目的推出,以及城市周边特色乡村旅游点、农家乐的不断涌现,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我市的旅游产品结构,全面提升了我市旅游产品竞争力。(六)机制创新深入探索以扬州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