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抗帕金森药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一组由慢性进行性的中枢神经组织退行性变性而产生的疾病的总称。主要疾病: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亨廷顿病(Huntingtondisease,HD)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抗帕金森病药1817年,由英国人JamesParkinson首次报道。1953年,确定病变部位在黑质和纹状体。1960年,发现与黑质纹状体中DA含量显著降低有关。1961年,用L-Dopa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是锥体外系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帕金森氏病(震颤麻痹)Parkinson’sdisease,PD表现:静止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共济失调、姿势反射受损,严重患者伴有记忆障碍和痴呆症状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加重,晚期往往全身僵硬,不能活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临床表现——四组征候群帕金森病在欧美国家发病率高达50人/1万人,在我国患病率近年呈逐年增加趋势。到目前为止,人们对PD的病因仍缺乏深入的了解,因而限制了人们去探索有效的治疗手段或研制理想的治疗药物。MuhammadAli,thegreatestboxerPD病因学说多巴胺缺失学说(PD是由于纹状体内多巴胺减少所致,而纹状体内DA的减少主要是由于黑质受损变性所致。)兴奋性神经毒性学说氧化自由基学说线粒体功能障碍学说锥体外系的重要神经通路黑质-纹状体通路(DA)苍白球→大脑皮质运动区、运动前区通路(ACh)r-氨基丁酸通路(GABA)其它:5-HT、甲硫脑啡肽、b-内啡肽等DA神经元主要位于黑质,此处有大量DA神经走向纹状体(尾核和壳核)和中央杏仁核,形成黑质-纹状体束,中枢神经系统的DA约80%集中于该处锥体外系的调节机制以多巴胺能神经为主,包括5-HT、GABA神经,抑制锥体外系以胆碱能神经为主,包括组胺神经,兴奋锥体外系PD时,基底节内多巴胺神经元减少,DA含量下降,其抑制功能减弱,胆碱神经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