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前言智能建筑已经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并已成为21世纪建筑业的发展主流。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也将“智能化”引入了住宅小区和家庭建设中。智能小区与智能住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源于美国,并在美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继美国之后,日本、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我国,智能小区与智能住宅是在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并且发展速度很快。智能小区和智能住宅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智能小区和智能住宅是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讯设备、家用电器设备和家庭保安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连接到一个家庭智能化系统上进行集中的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装置环境的和谐与协调。建设智能小区与智能住宅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给人们带来多元化信息和安全、舒适、健康、便利、节能、娱乐的生活环境。<<XXX>>_联网彩色免提(7”)对讲报警及信息发布系统(TCP/IP联网)。《联网彩色7”免提可视对讲报警及信息发布系统总体要求》,设计遵循以下原则:,并按计划实施。:在投资费用许可的情况下,系统采用当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联网通讯采用TCP-IP协议,传输系统采用光纤传输,一方面能反映系统所具有的先进水平,另一方面又使系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以便该系统在尽可能的时间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可靠性:采用成熟的技术产品,在设备选型和系统设计中都尽量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与易维护性。,性能上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可靠性;使用上应具有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并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可扩充性: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系统应具有预备容量的扩充与升级换代的可能。规范性:由于本系统是一个严格的综合性系统,在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参考各方面的标准与规范,严格遵从各项技术规定,做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与施工。:,应选择高度集成的设备,便于控制、管理和维护。,应在软、硬件上都采用商业化、通用化、模块结构的设备,使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所选设备应具备抵御环境影响的能力;工作稳定可靠,并能适应室内、外昼夜全天候工作。、先进、可靠、节约、后期服务体系完善的原则。:《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建设部三星级智能小区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算编制办法》(GA/T70-9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T-50314-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7-2002)《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97X700)《计算机站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及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12504-12505-90)《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2003)《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具体方案设计见后).1内容:联网彩色(7”)免提对讲报警及信息发布系统工程:小区共计7栋建筑,1个管理中心控制室,1个小区大门口,22个单元门口,小区住户总计:220户,每栋建筑具体情况参见甲方图纸:其中:1栋:2个单元:为5+1层,2户/层,小计:20户。1个单元:为5层,2户/层,小计:10户。1个单元:为4层,2户/层,小计:8户。2栋:1个单元:为5+1层,2户/层,小计:10户。2个单元:为5层,2户/层,小计:20户。3栋:1个单元:为5+1层,2户/层,小计:10户。2个单元:为5层,2户/层,小计:20户。4栋:1个单元:为5+1层,2户/层,小计:10户。1个单元:为5层,2户/层,小计:10户。5栋:1个单元:为5层,2户/层,小计:10户。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