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感冒按中医理论可分为风寒感冒和热感冒,目前抗感冒的药物品种较多,且大多数为中、西药结合的复方制剂,如何选择,各有讲究。(1)风热感冒。该型感冒具有发热、头痛、苔红、咽喉红肿等症状。风热型感冒宜选用银翘解毒片。(2)风寒感冒。该型感冒临床表现为畏寒鼻塞、咳嗽、苔白等症状。风寒流型感冒宜选用午时茶、新康泰克。(3)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宜选用快克胶囊、感冒清。这两种药不仅具有退热镇痛作用,主要特点是能抗流感病毒。2要辨寒、热、虚、实对症施治闵存云指出,虽然现在很多人的保健意识都增强了,但仍然有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正确预防感冒。最简单的方法是加强个人及环境卫生;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勤晒衣被,以免空气潮湿而滋生细菌;不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等。而一旦感冒,在用药之前,患者首先要分清自己所患的是何种感冒。不论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均有寒、热、虚、实之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体虚感冒。不同的病症主要特征各有区别,因此,治疗原则也迥异。风寒感冒主要表现为鼻塞、打喷嚏、流清鼻涕、咽痒或痛、怕冷、头痛或全身酸痛、发热较轻、无汗出、口不渴。治疗时要用一些具有辛温发散作用的中药。如果症状明显,最好去医院就诊。如果是感冒初期,症状不明显,可以试用姜蒜红糖汤。配方:生姜、大蒜、红糖。做法:取生姜30g,洗净切成薄片,大蒜30g,如果不能耐受大蒜的可用葱白代替,剥去外皮后洗净切成薄片,红糖50g,一起放入砂煲内,加水约100ml,用猛火煲10~15分钟即可,趁热饮用,同时可以将大蒜吃下。1天一剂,连用2~3天。全方具有发汗解表、健胃消食、杀菌、抗病毒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初期,有恶寒、流清鼻涕等症状的患者。尤其适用于体质较弱、体形偏瘦、容易感冒的患者。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咽喉肿痛或咽痒、鼻塞、流黄色的浓鼻涕、有明显的发热、打喷嚏不多、怕寒不明显、口干、口渴、咳嗽、痰黄而黏稠。治疗时要使用一些辛凉而具有清热作用的药物,同时可服用“抗病毒口服液”、“清开灵口服液”、“银翘解毒片”、“板蓝根冲剂”等药。如果自己分不清寒热,可以先试用以下方剂: 双花茶——配方:金银花、菊花。做法:取金银花,菊花各30g(夏天湿气较重时可加入夏枯草15g,咽喉痛明显的加桔梗15g,甘草10g)洗净后一起放入砂煲内,加水约100ml,用猛火煲10~15分钟即可,放凉后饮用。体质较差、不能耐受寒凉者可用开水浸泡当茶喝。此方具有发散风热、解毒利咽、杀菌、抗病毒的作用。如果是风寒感冒,服用本方1~2剂后会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清鼻涕等症状加重;如果是风热感冒,病情会得到改善。如是连用2~3天后病情无明显改善,就应及时就医。暑湿感冒主要发生于夏季,以发热、汗出后热不退、头昏、头胀、身体沉重、心烦、胸闷、小便黄而量不多、大便稀等为临床表现的感冒。治疗可在风热感冒的基础上加上一些祛湿药,如苡仁、茵陈蒿等,或藿香正气丸。如果平时体质较为虚弱,尤其是老年人,感冒反复发作,稍有不慎则发病,就属于体虚感冒的范畴,最好到医院请有经验的医生开药调治,不要随便服药,否则不仅效果欠佳,还有可能耽误治疗,甚至加重病情。风寒感冒起病较急,发热,畏寒,甚至寒战,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色白,头痛,周身酸痛,食欲减退,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等。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烧重,但畏寒不明显,鼻子堵塞、流浊涕,咳嗽声重,或有黄痰粘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