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5
文档名称:

社群主义视野下荀子政治哲学研究.pdf

格式:pdf   页数:2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社群主义视野下荀子政治哲学研究.pdf

上传人:511709291 2016/1/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社群主义视野下荀子政治哲学研究.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之性"是合一的,道德主体本来就是善,人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心知性,。发现"道德主体之善;而荀子认为“人之道"与“人之性"是分离的,“人之性"中没有德性,人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解决“人之道一与“人之性"合一的问题,这就需要一个“化性起伪"的过程,仁义礼智经由圣人之“发明’’与教化,再经过个体“学一的功夫,长期的“积靡"之后,就可以使“性伪合",人性与德性合二为一,实现“化性一之功效,如同金蝉脱壳一般,天然人性蜕变出德性的翅膀,人性获得新生,自我得以重生。此“重生自我"就可以自觉地将德性观念外转为德性行为,担当起儒家之道的传承与践履。所以,对于儒家“内圣外王修之“道统"的传承和践履而言,苟子与孟子都主张担当的主体是“德性主体"。只不过,从德性的根源上看,孟子所说的道德主体与自由主义之“自我"一样,都是先验的意志主体,“人之道"有待“发现",要找回自我,自我再现,这与康德的实践理性主体、罗尔斯的“优先于其目的的自我"同调;而荀子所说的道德主体与社群主义的道德主体一样,都是经验的认知主体,“人之道"有待“发明’’,要重塑自我,自我重生,这与社群主义者桑德尔所说的“构成性的自我"、麦金太尔所说的“叙事性的自我"、泰勒所说的“广延的自我一、沃尔泽所说的具有“成员资格的人"同趣。但是在德性的彰显上,荀子与孟子都主张人是社会性的人,具有“成员资格",个人不能脱离其所处的“背景"或“框架"而存在,这与社群主义不谋而合。不过,就德性而言,虽然社群主义强调社会公共美德,但并不排斥对个人权利的诉求,而儒家思想则缺乏个人权利的观念;就群性而言,虽然社群主义强调人的社会性,但作为个体的人,是独立的自治的,而儒家思想虽然不欠缺“从道不从君"的独立人格,但这种人格也是关乎道义的人格,而非关乎权利的人格,缺乏独立、自主的个体。其次,荀子政治哲学的核心是“礼义至上一。“礼义之道一以“礼一为表,源于人类社会“欲"与“物"的冲突。为了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圣人创制了。礼"。。礼一有本、末两端,“仁义一即。礼之本一,为“体一;“礼之文"即“礼之末一,为。用";。礼一执其两端致“中一达“仁一。荀子所说的“法先王一于“本一、。体”而言,“法后王打于“末"、。用"而言,他主张既。法先王一又。法后王一,成就道统。可见,在平衡个人与社会的2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关系上,苟子与孟子差异较大,孟子非不言礼,只不过重心内转于心性修养;荀子非不言仁,而重心外转于制度建构。所以,孟子之道的先验色彩浓重,漂悬于悬想的天空,而苟子之道的经验风格鲜明,扎根于现实的土壤。因此,苟子对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传承表现出现实主义风格,在义利观上,他坚持“义利两有"、“以义制利"、“先义后利":在王霸观上,他坚持“王霸并行"、“王上霸下一;在礼法观上,他坚持“礼法兼施"、“礼本法末"。总之,苟子坚持“义以为上",但不排斥对“欲”(私利)的追求;推崇理想的“王道"政治,但不排斥现实的“霸道"政治:主张“礼"之德治为主,但又公开为“刑"(法)之法治辩护。一句话,在“道’’的问题上,荀子善于行“权",做到了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其对社会公利的坚守、务实的现实主义风格与社群主义颇为亲缘。第三,荀子政治哲学的实施是“以礼治国”。荀子的听政原则是“明分使群",也就是要“以礼分施",建立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荀子的听政措施是“曲辨"。礼义虽为圣人所创,但在现实的政治实践中,真正操控“分”的人是握有实权的“君主"。君主作为“管分之枢要",其“明分一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隆礼敬士"以宣告“分",在全社会树立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其二,“尚贤使能"以行使“分一,对人们进行等级名分、职业分工、物质财富的划分;其三,“平政爱民一以维护“分一,通过具体的法则、度量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一政事,齐臣民,裁万物,足国裕民,保证“分”的稳定、和谐,最终目的是实现“群居和一"。君主“能群’’的这些措施,苟子称之为“曲辨"。荀子的听政理想是“圣王之制",包括“王者之人"、“王者之制"、“王者之论"、“王者之法"四个要件。荀子认为,理想的国家治理,离不开深明礼义的君主、明确的执政理念、秩序井然的社会组织体系和行之有效的制度法规。从荀子的“以礼治国”的政治哲学实践看,国君集设计者、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于一身,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与社群主义的“强国家一、。大政府"的主张是一致的。不过,与社群主义有别的是,社群主义虽然强调国家对社会治理承担起必要的职责,但这种职责也是在民主法治体系下实现的,而且社3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群主义对“强国家"的呼唤,是针对自由主义中立政治之“弱国家"导致国家职能弱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而发,它绝不希望一个无所不包的集权主义的国家出现。总之,社群主义从社会本位出发,否定自由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