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山西鲁能河曲发电有限公司.doc

格式:doc   大小:47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山西鲁能河曲发电有限公司.doc

上传人:陈潇睡不醒 2019/12/11 文件大小:4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山西鲁能河曲发电有限公司.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山西鲁能河曲发电有限公司利用粉煤灰开发造地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书建设单位:山西鲁能河曲发电有限公司2019年1月31日目录1概述 12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情况 13征求意见稿公示情况 84其他公众参与情况 85公众意见处理情况 86其他 87诚信承诺 88附件 9 1概述山西鲁能河曲发电有限公司组织建设的山西鲁能河曲发电有限公司利用粉煤灰开发造地工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等相关文件的要求,我公司在环评期间对项目进行了公众参与,向影响范围内的公众公开有关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旨在了解公众对该项目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周围居民生活影响的态度以及是否赞成项目建设。项目环评期间,我公司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要求,2018年3月15日在项目厂区周边村庄将有关公众参与的内容及事项进行了第一次公示公告,公告的内容有: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建设单位联系方式、环评单位和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要求,进行了第二次公示,公示时间为2019年1月10日至2019年1月23日;第二次公示采取网上公示、报纸公示、张贴公告三种方式同步进行。公众参与期间,未收到公众反对项目建设的意见。 2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情况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文件)有关精神与《关于强化公众参与的通知》(晋环发〔2009〕44号文件)有关精神,我公司于2018年3月15日在项目区周边村庄将有关公众参与的内容及事项进行了公告,公告的内容有: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建设单位联系方式、环评单位和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一次公示内容如下。山西鲁能河曲发电有限公司利用粉煤灰开发造地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众参与公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文件的要求,现将山西鲁能河曲发电有限公司利用粉煤灰开发造地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关信息予以公告。公告内容如下:(一)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项目名称:山西鲁能河曲发电有限公司利用粉煤灰开发造地工程项目概要: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改善民生、造福人民,根据忻州市人民政府忻政发[2017]4号文件《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社会投资耕地开发项目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开发高等级耕地和水浇地”,山西鲁能河曲发电有限公司响应政府号召,自筹资金,利用山西鲁能河曲发电有限公司产生的粉煤灰,拟在河曲县文笔镇科村科村沟建设利用粉煤灰开发造地工程。该项目建成后规范了粉煤灰的去向,缓解了粉煤灰随意倾倒、占用耕地、污染环境的问题,同时将荒地变废为宝,增加耕地面积,在增加农业生产力的同时,也为该村解决劳动力10余人。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河曲县文笔镇科村科村沟,场区占据地形为一条荒沟,植被覆盖度较低,现状坡面植被主要是灌木林和灌草丛,无经济价值,沟底由当地村民平整,但失于统一管理,荒沟土壤层厚度较薄,土壤质地、结构不适合种植根系发达的高大林木,此次开发主要投入工程建设,将该荒沟转变为旱地,开发后主要种植果树等经济林,根据设计,,。废渣来源于山西鲁能河曲发电有限公司一、二期工程产生的灰渣,渣场设置为Ⅱ类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场。本项目利用电厂废渣进行填沟、覆土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和其他工程建设等系列工程,将原有未利用地和废弃荒沟开发为可垦农用地。本工程设计总库容560×104m3,项目占地约40×104m2,可储存电厂3年的粉煤灰产量,项目总投资10348万元,资金为企业自筹。(二)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名称:山西鲁能河曲发电有限公司联系人:刘强电话:**********(三)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山西华特森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联系人:薛工电话:0351-6584440(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环评单位接受建设单位委托,研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文件,初步现场踏勘、走访相关部门,筛选重点评价项目,公众参与公告,详细现场踏勘,环境现状监测,周边污染源调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空气、噪声等),广泛公众参与,提出环保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