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酒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00八年七月背景历程:第一阶段计划免疫前期(1950—1977年)?50年代,全国开展普种牛痘?1959年,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的通知》?1963年首次发布《预防接种工作实施办法》,逐步在全国开展BCG、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DPT和MV的预防接种工作。?70年代,每年利用冬春季节在全国范围推行突击接种第二阶段计划免疫时期(1978—2000年)?1974年WHO提出EPI概念:A 要提高接种率,扩大预防接种的人群B 要逐步推广使用安全、有效的新疫苗,扩大使用疫苗的种类?1978年正式提出并实施计划免疫?1988、1990、1995年分别实现了以省、县、乡为单位儿童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接种率达到85%的普及儿童免疫目标第三阶段免疫规划时期(2000年—至今)?2000年以后,计划免疫过渡为免疫规划,各地相继成立免疫规划科(所)?2000年通过无脊髓灰质炎证实?2001年,国务院颁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进一步明确计划免疫工作目标?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要求以乡为单位儿童接种率达到90%;?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04年,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颁布实施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儿童的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保证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2005年3月24日国务院颁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同年6月1日实施免疫规划工作现状?制定下发《条例》配套文件-卫生部下发《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与食品药品监督局联合下文要求使用“免疫规划”专用疫苗标识-与食品药品监督局联合下发《疫苗储存和流通管理规范》-与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制定工作规划-2003-2010年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行动计划-2006-2010年全国乙肝防治规划-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流脑、乙脑控制指导原则中央保障、政策?《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范预防接种行为,科学开展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指导落实?《疫苗储存和运输规范》――强化疫苗储存、运输各个环节的法制化管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必要性?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关注民生?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种类较少?甲肝、流脑等疫苗可以预防的疾病仍处于高流行状态?多个国家增加免疫规划疫苗种类?党和政府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贯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今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在免费救治艾滋病、血吸虫病等传染病患者的基础上,扩大免费救治病种。为此,中央财政增加支出2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