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梁实秋(1903-1987)号均默,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祖籍浙江杭州,生于北京。?1903年1月,出生于一个传统的士大夫家庭?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1923年,赴美留学?1924年,进入哈佛大学研究所,深受白璧德教授新人文主义影响?1926年,回国,任教于东南大学?1927年起,与鲁迅论战?1934年,任教于北京大学?1938年,接编重庆《中央日报》副刊《平明》?1946年,任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1949年,移居台湾,《雅舍小品》出版(台湾正中书局)?1950年,台湾省立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从此潜心学术,不问政治?1966年,退休?1967年,《莎士比亚全集》译成?1974年,妻子程季淑去世,出版《槐园梦忆》悼念亡妻?1975年,与韩菁清结婚?1987年,因心脏病病逝于台北与鲁迅的论战?19世纪20年代,梁实秋刚从美国留学归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文学批评理论的文章,当时的鲁迅已是文坛上的“大将”,对梁实秋的观点进行了批驳,开始只是影射,之后就指名道姓了,而年轻气盛的梁实秋也不甘示弱,指出鲁迅在翻译中“硬译”的毛病,并针对鲁迅的《文学的阶级性》发表了《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一文,鲁迅即以《“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回击。论战的高潮?创造社的冯乃超曾在左联刊物《拓荒者》著文称:“然而,梁实秋却来说教……对於这样的说教人,我们要送‘资本家的走狗’这样的称号的。”?“《拓荒者》说我是资本家的走狗,是哪一个资本家,还是所有的资本家?我还不知道我的主子是谁,我若知道,我一定要带著几份杂志去到主子面前表功,或者还许得到几个金镑或卢布的赏赉呢。”——梁实秋《资本家的走狗》?据说,鲁迅读到此文后的反应是,先是冷冷一笑,随后道:“乃超还嫩一些,这回还得我来。”(宋益乔《梁实秋传》)?“鲁迅先生愉快地说:‘有趣!还没有怎样打中了他的命脉就这么叫了起来,可见是一只没有什么用的走狗!……乃超这人真是忠厚人……我来写它一点。’……高兴得笑起来说:‘你看,比起乃超来,我真要“刻薄”得多了。’接着又说:‘可是,对付梁实秋这类人,就得这样……我帮乃超一手,以助他不足。’”(冯雪峰《回忆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