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讲义(猪苓种植).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讲义(猪苓种植).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2/16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讲义(猪苓种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嵩县白河镇2016年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猪苓栽培技术讲义主讲人:钱金国【摘要】猪苓,别名猪屎苓、地乌桃等,以其色黑而零落似猪屎而得名。属真菌类多孔菌科核菌属药用真菌。以干燥菌核入药,为利尿药,行水、利湿、消肿,并能止泻,治痎疟。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首先从猪苓中分离出猪苓多糖,后经临床实验证明,猪苓多糖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对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有明显疗效。1、猪苓的形态结构猪苓是一种大型药用真菌,自然界中常以菌核形态存在,目前人工栽培猪苓是利用其菌核无性繁殖进行,我们通常所说的猪苓,也是指猪苓的菌核。夏秋季节,菌顶端可长出子实体(猪苓花),子实体上形成的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成菌丝,菌丝在生长过程中遇环境条件刺激可形成菌核。1、菌核:猪苓菌核有黑、灰、白三种不同的颜色和形态。分别称做“黑苓”、“灰苓”和“白苓”。这三种不同颜色的菌核,是在不同年限长出,前后相连,后者是由前者生长发育而来的,代表了猪苓菌核生长发育时的三个不同阶段,即由种苓(母苓)→白苓→灰苓→黑苓→枯苓的无性繁殖生长过程。(1)白苓当种苓栽培接上蜜环菌营养后,在适宜条件下,菌核里的菌丝不断繁殖突破菌核表皮,形成若干菌球,表面菌丝致密成一层白膜,即形成新的菌核——白苓。皮色乳白,薄而幼嫩,无弹性,质地软易烂,常附着在黑苓或灰苓表皮,易脱落,不具备消化吸收蜜环菌的功能,靠母苓供给营养生长膨大,离开母体即会死亡,白苓是猪苓一生中生命最脆弱的阶段,也是猪苓能否高产的关键时期。猪苓栽培窝内白苓萌发多,生长发育好,窝产就高。白苓含水量高,%,几乎无内含物,烘干后呈米黄色空皮。⑵灰苓由白苓生长发育而成。表皮灰褐色或灰黄色,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质地松泡体轻,断面菌丝白色、幼嫩,%。灰苓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在菌核上萌发出新的白苓,是最好的苓种材料。(3)黑苓 黑色的猪苓菌核,是由灰苓生长发育而成。但在形成黑苓之后,因其生长年限、菌丝的老嫩颜色、菌核软硬和折干率等的不同,又分为黑苓和老苓(枯苓)。黑苓,颜色黑但无漆黑光泽,其中有一部分呈褐黑色,由头年灰苓越冬后转变而来,黑苓菌核用手捏有弹性,掰开断面菌丝为米白色或浅黄色,其菌丝生命力和繁殖力强,可用来做种苓,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从黑苓菌核上萌发新苓(白苓)。(4)枯苓如手捏菌核无弹性,断面菌丝为黄色或灰黄色,这种黑苓菌核不能作种,只可加工成商品猪苓。黑苓再继续生长,表面颜色黑而光亮,菌核内部菌丝木质化程度高,其内部形成大小形状不一的空洞,形似枯木,故叫枯苓。枯苓只能加工入药、折干率很高,是商品猪苓的主要部分。2、子实体:俗称“猪苓花”、“千层蘑菇”,可食用,每年夏秋季节当气温20℃左右时,在靠近地面的菌核(黑苓)顶部长出,菌柄基部相连,上部大量分枝,形成树状菌盖,高30—37厘米,小菌盖圆形直径1—4厘米,表面灰白色或淡黄色,形似花丛,为猪苓有性繁殖器官,多菌孔,孢子无色椭圆形。二、猪苓的生长****性猪苓喜欢生长在气候凉爽湿润的环境,怕高温干旱和水浸泡。在秦巴山区海拔1000—2000米均有野生分布,主要是杂灌林、阔叶混交林,次生林中分布较多,而在原始森林、竹林、高山阴坡、中山密林中分布较少。伴生的树种以桦树、枫杨、栎、麻栎、柞、野山楂、泡桐、杨、柳、女贞、竹林等均有分布。1、温度:当地温在10℃左右,土壤含水量在35